公共事业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计划范文
一年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新区“改革创新年”和“转型提质年”总体部署,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以“夯基础、重保障、求创新、提质量、惠民生”为着力点,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有力推动了公共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一、201X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挖潜力,推项目,夯实基础建设,民生之依得以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依存于公共基础设施。我们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区公共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为保证布局合理,我们编制完成了《坪山新区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研究及实施台账》;加快了新建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协调推进3项市级新建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坪山外国语学校建设等12项区级新建项目。同时我们注重挖潜,对一些现有的单位比如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了改扩建。
(二)抓保障,强队伍,提供有力支撑,民生之基得以加强和改善。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为公共事业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经费投入上,201X年文教卫体事业总投入达4.98亿元,公共事业基础建设项目共投入3.75亿元,连续三年投入一个亿持续更新医疗设备,投资2085万元全面推进新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区域整体医疗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组织机构上,强化全局统筹管理,原分散在各科室的85项行政许可项目统一归口行政核准组,并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等使得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缩短30%,实现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以上。着力加强党务群团组织建设,成立局工会、团工委、妇工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强化公共事业组织保障。人才培育上,积极争取增编增员,共增加人员编制61个;广开渠道、博纳良才,选聘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22名,公开招考引进专业人才99;加强人才培养,121名教师竞逐新区首届“名师”头衔;共组织优秀人才参加赴美国、英国、香港以及市和新区等培训项目40个,进一步提高了局系统各级各类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三)惠民生,重实事,坚持为民谋利,民生之本得以加强和改善。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学、就医等基本民生问题,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公共事业。确保“学有所教”。创建了15所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全区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50%,有效解决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按市一级标准新设立3所幼儿园,共增加1000个学前学位,通过老校挖潜扩班等措施增加700个义务教育优质公办学位,最大限度满足市民需求。加大资助力度,资助困难学生500多人,发放资助经费20余万元,确保每一个孩子都上得起学。扎实抓好“三贴”(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符合学位补贴、教师长期从教津贴等儿童)发放工作,共发放经费600余万元,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持续实施新区青壮年学历教育提升工程,今年资助210名青壮年居民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全方位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150余场次,培训量7千余人次,帮助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提升文化和专业素质。确保“病有所医”。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和家庭病床特色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6个,签约约2000户,服务群众逾2万人次。积极开展医务志愿者下社区活动,共开展志愿服务1069人次,惠及群众1.5万人次。推进社康公共服务均等化,近60万非户籍居民同等免费享受十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社康服务“十免二降低”,为3岁以下儿童实施免费的“4、2、1”体检,免费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大力开展送医送药进社区,大幅提高社康中心老幼患者常用药品配备比例,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实现一、二类社康常用药品由250种分别提高到400种、350种,有效保障居民基本用药需求。确保“娱有所乐”。深入社区、企业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实现文体乐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近700场。充分利用文化场馆资源,推进美术展览、艺术交流和讲座活动共16次,开展廉洁读书月等系列读书活动15场次,在坪山办事处图书馆建立了新区首个图书漂流驿站,为全区60余家企业员工统一办理读者证及免费开通手机阅读,受到辖区群众和企业员工的广泛欢迎。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惠民,今年共向公众免费开放100余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确保“计有所惠”。全面落实流动、户籍人口服务均等化,共发放“四术”奖励补助金62.97万元,比去年增长43.44%。全面兑现计生家庭奖励待遇,共发放各类计生奖励扶助金110.6万元,使1000余户家庭受惠。打造惠民计生工程,向群众提供25项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目前已有1087人受惠。大力推行生育关怀服务,依托已建成的30家“孕妈咪驿站”为921名怀孕女工提供“12345”系列优质服务;开展“幸福女人体验坊”项目,并与优生健康知识宣讲、科学育儿等相结合,让4000多名育龄妇女受益。
(四)求创新,提质量,完善工作机制,民生之源得以加强和改善。质量是公共事业的生命线,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工作增效的不竭动力源泉。201X年,我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把改革、创新和质量贯穿到公共事业发展的各条线和全过程。大力推进 “四优”工程,全力打造“新坪山新教育”。进一步健全教育教学和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推进四优工程,素质教育“全面开花”,光祖中学等3校共4个项目被认定为市素质教育特色项目,坪山中学等3校被评为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石井幼儿园等10所园认定为市一级幼儿园,全区95%幼儿园成为市规范化幼儿园;基础教育硕果累累,新区高考连续5年实现历史性突破,201X年重点线首次突破“百人大关”,欧华成成为新区首位清华学子,中考“三率”等指标全面提升,700分以上12人,600分以上优秀率12.37%、500分以上优良率48.17%,其中新区中考体育成绩平均分位列全市第一。创新形式、狠抓管理,努力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积极实施“开门办医”,化被动为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大力推进“科教强医”,今年各医疗卫生单位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8项。广开渠道“合作办医”,全力加快平乐骨伤科医院合作办医建设,与xx市和顺堂公司合作创建社区中医馆、中医巡诊车、中医讲坛活动等新型中医诊疗服务平台。创新开展社康“四化”建设,推进社康服务“公益化、均等化、普及化、标准化”。体制创新带动服务质量提升,据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公立医院第三季度总体满意度为68.07分、满意率为87.09%。发挥文化精品工程辐射效应,提升坪山区域文化软实力。“以文化的高度引领城市的高度”理念,多措并举树立新区文化品牌。弘扬坪山红色文化和本土文化,成功举办东江纵队成立70周年北京军事博物馆历史图片展;积极推动东江纵队纪念馆提升整治工程。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完成全区117处不可移动文物摸底检查、编制。创新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区办事处、社区的图书馆均与全市各级图书馆互联互通,提供统一服务。着眼辐射效应打造精品文化,我区歌曲《丰碑》、舞蹈《同桌的你》荣获市第11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金奖,是新区成立以来在该项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稳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继续巩固新区射箭、击剑等传统强项,201X年全国“体彩杯”射箭锦标赛,新区获得男子乙组个人双轮一、二名;坪山实验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重点射箭学校”,该校射箭队员曾楚文入围国家射箭队。新区击剑队参加全国儿童锦标赛获得男子重剑个人银牌及团体第三,余思铭同学获得“全国一级运动员”称号。同时注重发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体育事业,“政企联合”有力推动新区体育事业发展,金地、招商分别举办“金地朗悦杯”、招商花园城“坪山杯”篮球赛。创新利益导向机制,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完善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挂钩帮扶、信息互通、双向区域协作等一系列机制,新区人口增长基本稳定在低生育水平,新区全员人口覆盖率、已婚育龄妇女建卡率均达95%以上。探索集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为一体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出台《坪山新区计生女孩户女孩高中阶段补助规定》,今年共补助137人、金额13.7万元。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新区公共事业总体发展情况对于服务支撑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期望和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欠账多,进展缓慢,优质、高端、完善、便利的公共事业服务资源仍然比较紧缺;二是公共事业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亟待提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学难、就医难、娱乐难等问题急需改善;三是受新区经济社会环境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不多等因素影响,公共事业系统人才需求与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
三、201X年工作计划
201X年,我们将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新区“全面建设五大新城”核心任务,充分利用新一轮特区一体化建设契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实际,干事创业,努力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娱有所乐上持续取得新成绩,全面推进新区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筑牢基础、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以规划为先导,以标准为基础,保障项目有序建设。按照新区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实施台账及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全面推进项目进程,将其打造成为公共事业资源布局、设施建设的风向标。实施新建和改造并重的双轨制建设模式,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学位数量、床位规模和文体资源,尽快扭转新区公共事业基础设施落后局面,有效缓解新区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与现有基础设施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2.加快推进公共事业项目建设,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一是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市第九高级中学、中山小学、中山学校初中部项目开工建设;加紧推进坪山外国语学校二次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及中粮一品澜山幼儿园装修,确保201X年9月投入使用;探索解决学校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推进坪山中心小学等学校(园)改扩建项目进程。二是加快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水平,跟进聚龙医院、健宁医院及新区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进展;尽快确定新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方案,并开展立项,改建工程一期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完成概算报批;坑梓人民医院改造争取年底申报资金概算;启动新区中医院(平乐骨伤科医院)二期前期工作;首批6个示范社康改造项目全部开工。三是加快建设区级重大文体设施,文化综合体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大工业区体育中心二期网球中心年底完工,三期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训练综合楼完成前期工作;坑梓中心区综合体育中心完成立项;坑梓、江岭和龙田等3个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一体化建设项目完成立项;完成新建28套健身路径和6片羽毛球场。
(二)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幼儿园运行机制,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公益、普惠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办成高规格的幼儿园,支持坪山实验学校试点筹办准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对学校挖潜扩班,增加优质学位,缓解“就学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常规管理和改革创新“两手抓”,力争中、高考和各项目竞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实力,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和扶持各学校(园)探索自己的办学特色,加速形成新区教育品牌,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核心竞争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位补贴”、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教师长期从教津贴、贫困家庭学生补贴等惠民工作。扩大“青壮年学历提升”、“送教到社区、送教到企业”和社区教育中心试点等工作的受益面,确保资助200名以上青壮年提升学历。努力引进知名品牌学校到新区办学,拓展合作办学新渠道,积极寻求突破口,全力推动新区教育优质发展。
2.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百校扶百校”和区内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互助行动,实施民办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奖等扶持,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薄弱学校的辐射力度,缩小片区与片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办学差距。全面实施新区民办中小学教师工资指导意见和 “名师”奖励实施办法,逐步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
3.加强督导管理,促进规范发展。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围绕“规范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研、督查和评估,完善中小学绩效考核制度;推广教师、学生、家长义务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学校民主管理和依法治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监督。校园安全常抓不懈,加强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和校车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创作文艺精品,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为社区群众、企业员工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系列活动、 “关爱劳务工-文化惠民”活动等,全年完成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300场;组织举办10场集娱乐、互动、政策宣传于一体的文艺晚会、趣味文娱活动及300场公益电影到新区企业巡演,让外来劳务工享受文化盛宴。积极营造文化氛围,以新区美术馆、图书馆为平台,计划举办全国非遗文化优秀作品展、薛永年文化大讲堂、馆藏作品进社区、廉洁读书月等系列艺术展览、讲座、读书活动16场,不断丰富新区群众艺术生活。
2.加强文遗保护规划,传承坪山文化血脉。加快推进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完成《坪山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开发策略研究项目计划书》,促进文化遗产的公共服务和利用效益;重点加快东江纵队纪念馆提升整治工程,弘扬坪山红色文化,继续推进大万世居修缮保护工程建设,保护和开发坪山客家文化。健全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深入开展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传承坪山优秀民俗文化;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积极申报国家、省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力争将新区的麒麟舞、腰鼓舞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步建立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
(四)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促进全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全民健身日(月)、重大活动等节点,以体育场馆为载体,举办全区足球赛、篮球赛、长跑等有影响、上规模、群众参与面广的全民健身传统赛事,努力打造品牌活动。积极承办大型体育活动和赛事,筹备举办201X年新区第一届综合运动会,争取引进市“体彩杯”、 atp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等高级别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比赛活动,以高端体育赛事扩大坪山新区影响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运动项目教练员等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夯实群众体育工作基础,切实提高全民健身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深化体育场馆自主运营工作,争创场馆效益双丰收,力争201X年运营收入达150万元。打造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大力巩固游泳、击剑、射箭等优势项目在市、省范围的领先地位,同时逐步丰富提高体操、足球、田径等项目,形成规模,扩大影响。
(五)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以“两创建”、“两推进”、“两加强”为着力点,建设放心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一是“两创建”即创建区级重点学科和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组织创建2~3个区级重点学科,争取3~5年内扶持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推动提升新区医疗水平。提高社康中心中医服务能力,拟为每个社康中心配备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针灸、推拿、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二是“两推进”即推进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妇幼专项安康工程和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三年内完成辖区1.6万名户籍适龄妇女的免费宫颈癌筛查。积极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争取在应急指挥、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应急物资储备等体系方面有所突破,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两加强”即加强各单位内部管理与质量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围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两大核心工作,加大医疗质量和药品安全管理督查力度,建立健全医院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群众就医安全。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为抓手,持续加强对医院“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候诊时间”等三大方面的监督检查,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全面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2.大力提升社康服务内涵,充分发挥社康网底作用。一是完善社区健康服务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加强社康服务一体化管理,对社康中心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制定社康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提升社康服务能力。二是全面推动社康 “四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进社康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力争完成8家社康业务用房标准化改造,标准化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和人员,改善社康就诊环境;加大力度推进家庭医生项目,争取完成3000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社康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打造新型社区医疗服务阵地,全面推广健康小屋。争取完成5-8家健康小屋的创建,积极引导居民自我健康的管理,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六)服务管理并重并举,努力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一是以目标考核为指引,提升计生规范化水平。发挥考核在促进计生工作机制建设上的积极作用,以信息交互为纽带,拓展计生信息采集渠道,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促进形成协调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施治的计生工作局面。提高计生数据质量,开展打假清理清查工作,探索建立预防计生弄虚作假长效机制,使计生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二是以利益导向为突破,践行“惠民计生”工作路线。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强化保障机制建设,着力完善集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为一体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扩大计生奖励补助等利益导向政策覆盖面,对失独、伤残等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帮扶。大力推进“孕妈咪驿站”和“幸福女人坊”等特色关怀项目,开展计生家庭幸福之旅等系列活动,让广大计生家庭享受更多实惠。以“优生健康惠民”工程为抓手,紧紧抓住育龄群众优生优育的现实需求,向每一个家庭均等提供优质的优生健康公共服务,促进幸福家庭建设。三是以宣传教育为主线,推进新型人口生育文化建设。拓展宣传载体,创新利用微信、qq群等方式建立新型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等新型生育文化,深入社区开展优生优育优教讲座,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七)完善内部体制机制,更好服务公共事业发展
首先加强组织建设,着力抓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局党委、纪委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及局工青妇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助手作用,高度重视察民情、聚民意、汇民智工作,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杜绝“四风”为牵引,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医德医风等,推动廉政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努力营造公共事业系统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其次加强人才建设。注重干部培养使用和激励表彰,积极探索人才引进、岗位锻炼与主动培养的良性机制,深入实施“优才工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局系统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采取“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办法充实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教育、卫生行业急需的高职称、高学历专家型人才。在新区出台关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政策规定的基础上,鼓励局属单位出台配套引才、留才奖励措施,切实保障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局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