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热闹不等于有效的作文课堂
小学语文老师经常遭遇这样的烦恼:作文课上,老师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听童话故事,看动画片段,甚至捏橡皮泥、吹肥皂泡,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踊跃参与,课堂热闹了,但课后学生交来的作文仍让人失望。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写作学会作文教学课例大赛”上,语文教学专家一针见血指出了“热闹课堂,低效教学”的症结——作文指导太多关注“写什么”,而忽视“怎么写”,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缓慢。
对语言训练缺乏关注
“猴子当上森林大王后,要举行一场大型招聘会,我们每个同学模仿一种动物,来说一说自己的应聘理由……”这是一堂二年级的作文课,老师根据课文《从现在开始……》提供的场景,精心设计说话写话内容,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应聘岗位。孩子们很快进入了角色,争先恐后,好不热闹,引得底下观摩的老师频频点头。但评委席上的语文特级教师徐家良却有不同看法:“课堂热闹并不等于教学有效。”
“很多老师备课把功夫花在前十分钟,绞尽脑汁设计情境,调动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意识是好的,却忽略了语言训练的目标。后者才是作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徐家良说,现在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在研究作文内容上用力过猛,过多关注“写什么”,而对于“怎么写”的指导却显得苍白,多是大而无当的空话。
“教师在语言训练上缺乏关注,责任并不全在教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语文特级教师徐鹄认为,现行的教材、大纲都没有给教师在这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大多是从写作内容上提供一些启示,而对于语言训练目标的要求不仅少见,而且表述笼统模糊。如五年级有一道作文题《菊花》,课本给学生提供了6段资料,介绍菊花的种类、习性、种植方法、病虫防治等知识,占据了整整一页的篇幅,却找不到一句对语言训练的具体要求。在缺乏明确目标、具体指导的情况下,老师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抄、背作文是走上歧途
“现在大部分教师不会上作文课,这不是危言耸听。”徐鹄说。参加这次作文教学课例大赛的课,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来的,面上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在一些学校,作文课形同虚设,老师只是照本宣科读一下课本上的要求和提示,最多再提供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选用。更有一些老师想出了多快好省的“妙招”——让学生抄作文、背作文。
徐鹄最近收到一封小学生来信,这名学生在信中诉说了一件令他颇为无奈的事:“语文老师规定我们每周抄一篇优秀作文,还要求我们把它背出来,说遇到考试就不用怕写作文了,根据题目改头换面就可以拿高分。”
读了这封信,徐鹄非常忧虑。“小学生作文应该是一种生活的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实事、抒真情。如果抄人家的作文,背人家的作文,那还有什么自己的思想,又怎能达到交流的目的?老师或许是想走一条‘捷径’,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却恰恰违背了作文的本意!”徐鹄说,“更严重的是,小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就教他改头换面、移花接木、胡编乱造,这不仅关乎文风,更涉及人品,不可掉以轻心。”
“现在各类语文教学比赛、展示很多,但很少有老师会展示作文课。我们希望通过课例比较,让更多教师投入到作文教学研究中来,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益。”徐鹄认为,好的作文课应该在语言表达的基础训练上为学生一步步搭设阶梯。如引导学生先想——构思选材,组织语言;再说——师生间相互评点、补充;最后才是落笔成文。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先要写通顺、写具体,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怎样表达得更生动,如加入适当的修辞手法等,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才易接受。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