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于《弟子规》的各种看法

文章 2019-07-14 04:23:57 1个回答   ()人看过

儒家文化能否成为德育法宝?记者随机采访幼儿教师和多名学生家长,大家对此看法不一。

海南省海口市宝辉幼儿园

正方:儒家文化对德育有成效

宝辉幼儿园刘老师说,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如果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而《弟子规》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先教孩子懂孝敬父母,从细节上注意文明礼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一位幼儿家长对记者说,自己的孩子学习《弟子规》后变化很大,非常懂礼貌。

反方:身心全面发展是真谛

刚当上妈妈的叶女士说,学习传统文化无可非议,但如果把《弟子规》当主要课程太显单一,《弟子规》是儒家说教,不能因学这一本书而放弃其它课程。她希望在孩子幼儿阶段全面开发其潜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8岁孩子的家长徐先生说,从道德启蒙角度讲,孩子们很有必要学习文明礼貌,但如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很高,英语、电脑、音乐都要了解才行,只知埋头学习《弟子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目标的。

家长对幼儿专学《弟子规》看法不一

海口市宝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本学期只领到一本《弟子规》和一本笔记本,在幼儿园的引导下,孩子们每天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学习《弟子规》上,此举是否偏颇呢?对于这一新鲜事物,老师和家长们各抒己见,褒贬不一。

家长不解只发一本书

最近有家长拨打南国都市报热线电话诉说困惑:自家孩子在海口市宝辉幼儿园已学习了好几年,往年该幼儿园所发的教材有《社会》、《健康》、《语言》等,孩子能领到好几本书。这学期可怪了,孩子只领到了一本《弟子规》和一本笔记本。只听说幼儿园在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没有课本怎么学知识?家长对此表示诧异。

孩子饭前先念感恩词

记者在该幼儿园大班的课程表上看到,每周的课程安排中,每天必学的科目是《德育故事》和《弟子规》,计算课每周只安排了一节,拼音安排了2节,其课程编排与其他幼儿园明显不同。据了解,幼儿园还邀请家长们每周来上一次课,让家长先学会《弟子规》后再教孩子。

该幼儿园前后两面墙上绘有巨幅图画《孔融让梨》、《孟母教子》等,都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墙上还贴着“百善孝为先”的标语。看到陌生人进来,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习惯于深深弯下腰鞠躬问好。到了午饭时间,记者在幼儿园小班看到,小朋友们围坐在圆桌前,一个个双手合十,齐齐地念“感恩词”:“感谢父母的生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感谢农村伯伯辛苦工作……”然后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小朋友们很自觉地不说一句话,把各自碗里的饭菜吃得精光后,懂对老师说:“我吃饱了,您请慢用。”

幼儿园老师认为,孩子们之所以这么懂礼貌,是学习《弟子规》的成效。

教育部门:特色教育如何实施是关键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儒家文化的推广持何看法?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的观点是,幼儿园引进特色教育方式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实施者如何进行实施,否则可能事与愿违。(许欣)

学习《弟子规》有感

丫丫的网上家园

说起《三字经》,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甚至会饶有兴致地背上一段过过瘾。然对《弟子规》,知之者可能就少些了。此文是清朝的李毓秀所写,其中列出了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自我管理、求学交友等各方面应有的礼仪规范和道德要求。自学校举办“我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活动以来,孩子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耳濡目染的我亦开始审视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使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观。

实不相瞒,最初得知学校举办此活动时,我很是不屑,主要是怀疑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实践证明,我们的孩子不仅会滚瓜烂熟地背诵,还知道用《弟子规》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之所以有这样好的效果,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也得益于那本每日必填的《学弟子规,明理知行》。这一举措为本活动的成功开展设下了良好的铺垫,让孩子每天检查自己行为的同时,加深了对《弟子规》的记忆与理解。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每次睡觉前总是问:“妈妈,我的《学弟子规,明理知行》填好了没有?”在填写过程中她从不离左右,每次都是聚精会神、实事求是地边读边看我填写。她认为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我给她打“√”,她会赶忙制止,并很认真地向我说明原因。看那“小大人”模样儿,顿时觉得自己眼中的小女儿长大了。《弟子规》的学习过程远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枯燥,颇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乐坏了从小不讲故事不睡觉的女儿,“睡前讲故事” 变得更加理所当然。有一次我想偷个懒,说:“丫丫,很晚了,我们早点睡觉吧!”谁知她头一扭:“不行,这可是作业!”无奈,我只好强打精神讲完一两个故事了事。通过学习,女儿各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改掉了挑食、厌食、懒床、不够大方等不良习惯,懂得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五千年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结晶。《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也是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精髓,传承并发扬光大!(丫丫妈妈)

“错不在《弟子规》错在这个社会”

2011-04-03 05:05:00 来源: 今日早报(杭州) 跟贴 23 条 手机看新闻

钱文忠:经典诵读可以从3岁开始

童蒙养正导致孩子容易吃亏?

“错不在《弟子规》

错在这个社会”

钱文忠:经典诵读可以从3岁开始

本报记者 方力 薛莹

国学没有用,孩子太谦卑,都抢不到玩具。

国学不实在,看不出成效,考试都不能加分。

国学已过时,孩子们学了,不能和社会接轨。

……

诸如此类,都是在记者的调查中,听闻最多的话语。和奥数、美术,甚至骑术等兴趣班相比,国学班只能算是星星火。对于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千年智慧结晶,家长们总是略有腹诽。

国学究竟是什么?国学班教的东西有用吗?日益蓬勃的背后又有谁来监管?记者带着家长的困惑,请教了专家。

国学不仅仅是唐诗宋词

孩子吃亏,错不在《弟子规》

在童学班的课程介绍上,除了德行、诗文和国艺外,记者发现,数理、记忆和武术,也位列其中。在大多数人印象里,这些可算不得是国学。

“这应该是机构提出的‘新六艺’,对应的,是古代儒家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张辛说,很多人都对国学的认识有偏差,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除了唐诗、宋词、《论语》、《三字经》等经典国学外,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都属于国学范畴。

在他看来,3岁的孩子,是学习国学经典的最佳时期。“这些富有内涵的部分,需要孩子们进行早期背诵。这些经典国学好比是牧草,对其消化吸收犹如一个反刍的过程。”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有不少家长提出质疑把孩子按照《弟子规》《三字经》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

编者:(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很多家长不希望孩子长大后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认为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中国已经到达最不诚信的国家!最没有责任心的国家:奶粉事件、包子事件、等等道德严重划破的地步!)

事实上,在去年底,孔孟故乡山东省教育厅发出禁令,禁止全文推荐读《三字经》等,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编者:(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二:教育部门没有主见,不能站在中国发展的角度高瞻远瞩,不能站在孩子未来做人的重要性高瞻远瞩,不能站在全球竞争需要诚信需要做人的道理上高瞻远瞩,未来的竞争,诚信、做人、能力、创新非常重要,而不是投机取巧、而不是坑蒙拐骗、而不是见死不救、而不是未了自己的利益,让全国人民吃“地沟油”、喝“三聚氰胺”...中国人缺少思考、缺少冷静的思考,教育到底怎么样才能平衡,而不是过于强调分数、而拒绝做人,教育部门应该主动出来设计最合理的教育方式)

“错的不是《三字经》、《弟子规》,而是在当下的社会当中,按照《三字经》、《弟子规》教育出来的孩子吃亏,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社会。”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

在他看来,如今社会的复杂程度,早已不是《弟子规》时代所能想象,“一味鼓励,一味让步,一味追求快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是需要抗击打力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钱文忠举了一个自己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曾遇到的问题。“我儿子学孔融让梨,给爷爷吃,爷爷说‘孙子真乖,爷爷牙疼,你吃吧!’给外公吃,外公说,‘宝宝真懂事,再奖励你两个!’我们的下一代就是这样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大人宠着,他想孔融让梨,让给谁呢?”

钱文忠认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这需要爱,而爱在很大程度上是责任,不是一味揣摩孩子、满足孩子、纵容孩子。“以前的私塾门口都会挂一块牌子,上面写四个字:‘溺爱免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杨振宁从小熟读经典

3岁到13岁,学国学最佳年龄

“没有知识不可怕,重要的是没有文化。”钱文忠认为,从孩子抓起,重拾经典是最有效的手段。

国学教育推行者郑千一也有相同的观点:“开展经典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基础教育,中国现在一定要加强。诵读经典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打好语文底子非常重要。孩子在3岁到13岁这一年龄段记忆力非常好,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应该让他多诵读经典,开发右脑。即使是像杨振宁、李政道那样的大科学家,他们都是从小读经典长大的!”

编者:(《弟子规》等国学只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学习知识的一部分,孩子还会学习其他更多知识!并不是学习了国学,就好像天要塌下来,如果不懂做人可能天真会塌下来,学习做人非常重要,连人都不会做了!那么到最后,害的不只是孩子,还可能连带更多人遭殃,爱,是需要智慧和方法的!)

钱文忠说,如今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社会和家长对这方面也很重视。然而,很多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孩子了解规矩的渠道也不多,社会和家长也不太在意。而知识和规矩的失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大问题,事关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知识和规矩的失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大问题,事关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弟子规》这1080个字其实很浅显,当年是给孩子启蒙用的,结果当年是童蒙读物,现在是成年人也不知道。我说过,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戒律,或者说是基本的底线。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我本人反对说大话,很多榜样树立得太模范了,普通人做不到。那么反过来我就讲最低的道德标准,就是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东西。”

钱文忠说,作为童蒙养正读本,《弟子规》中不仅仅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应当遵守怎样的规矩。更是提出了“余力学文”,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

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体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品德;而对于众多家长而言,《弟子规》的再阅读,也是一次返璞归真之旅,一次再思考的过程。短短1080字,360句,113件事,看似不起眼的一本书,实际却蕴含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儿童国学班办得如何?

日益热闹但缺乏规范管理

国学在杭州的孩子中间有多火?有多少家长给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国学培训班?因为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我们无法取得一个详细的数据,但西湖国学馆学务部负责人屠松华用其他数字说明了一些问题,在今年“杭州市中小学生国学知识网络大赛”中,有17万青少年参与。而以国学为关键字的活动,也很受热捧。

“像‘杭州市优秀学生国学夏令营’、‘快乐国学苑’、‘国学启蒙进校园’等活动举办时,咨询电话都响个不停。”屠松华说。

而现在一些社会力量也非常热衷举办多种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活动。屠松华表示,已经有多个国学经典诵读班成立,有的家长还办起了“家塾”。孩子们利用空闲时间,约上小伙伴,一起诵读国学经典。

那如果办一个对外收费的儿童国学培训班,需要具备哪些资质?杭州市教育局成教处吴作为处长告诉记者,国学班属于推广文化教育范畴,主办方要到县级以上相关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证,成立学校之后才能开班,“除非本来就是学校开班,或企业内部培训,那是不要申请办学许可证的。”

而记者在近两周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并不具备培训资质,甚至连软硬件设施都不达标的民办国学班打出国学招牌揽钱,原本只要1万元的培训费,前面加上国学,就可以收到两万元。这也让人不免担心,在没有规范的情况下,这样的“童蒙养正”会不会变成误人子弟。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编者:(《弟子规》没有错,我们要虚心学习!宁静才能致远,你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你就能知道学习《弟子规》好不好了!而不是冲动、指责、批评。做人很重要,诚信很重要!高瞻远瞩吧!)

妈妈,不要让你的孩子"输不起"!

妈妈,不要让你的孩子"输不起"!近年来,对于孩子该不该学国学的争论是越来越热闹,大部分人支持宝宝学国学。小编认为只要为孩子营造学国学的环境,学国学对孩子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一般宝宝在3岁会上幼儿园,而早教机构面对的是0-6岁的孩子,那么宝宝上了幼儿园之后还要不要继续早教课呢?很多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观念和态度是歪曲的,导致生活中不经意间对幼儿园产生很多疑惑和误解,树立积极正确的"幼儿园观"是每个家长必经的一课。

妈妈,不要让你的孩子"输不起"!

妈妈,不要让你的孩子"输不起"!

学者回应按经典行事要吃亏说法:系断章取义

《全按三字经等经典行事90%要吃亏》?在新浪、搜狐等全国各大网站都可以看到差不多标题的这则新闻。陷入跨年话题门的钱文忠昨天来到杭州六和塔,面对媒体,首次正式回应:“这是断章取义。”

昨天,钱江管理处和FM104.5电台在杭州六和塔景区举办“六和祈福步步高”活动,一株三百年古樟树被命名为“《弟子规》樟”。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原本受邀现场开讲《弟子规》,不过,昨天他“临时决定,完全脱稿演讲,对真实想法不加掩饰,甚至激烈地讲”,直面话题门,炮轰山东省教育厅发文欲删《弟子规》、《三字经》。

跨年话题门

钱文忠“称”:教孩子学《三字经》会吃大亏

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相关通知,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地媒体报道此消息时,引用2010年11月钱文忠在第三届北京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你觉得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钱文忠说。”

此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全社会热议。新浪、搜狐等全国各大网站纷纷以《全按三字经等经典行事90%要吃亏》等标题转载此文。包括网友“五柳村”在内的许多读者误理解为“钱文忠不赞成学《弟子规》”。

“读《三字经》的孩子要吃亏”

原话还有上下文

陷入这样的漩涡,钱文忠昨天表态:“如我可被娱乐,我非常荣幸。但是我的原话是有上下文的。”

上下文是这样的——

“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面临严重问题,严重到我们用《三字经》《弟子规》教出的孩子,90%要吃亏。我们必须改变社会现状和问题。”钱文忠说。

在钱文忠看来,《弟子规》《三字经》在净化孩子心灵的同时,会出现温室效应,让孩子们不设防,无法应对光怪陆离的社会,这根本不是被“糟粕”污染的结果。

“独二代”独缺规矩

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弟子规》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钱文忠认为:“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弟子规》。”《三字经》讲历史、讲知识,《弟子规》则讲规矩。

“敲门,里面人问,谁啊?门口回答:我。这就是没规矩。”钱文忠说,《弟子规》1080个字,把言行举止各种规矩说得明白:“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中国30年发展下来,老三届中坚力量快要退了,接下来就是“独二代”接班。“不过,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独二代的先天不足,他们没有经历挫折、饥饿、劳苦;他们的学习、健康被高度重视,上各种培训班十分忙碌,样样寸步不让,而长辈们唯一让步的就是孩子的规矩。独二代什么都不缺,独缺规矩。”

精英是少数,公民才是大量。应该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中国的合格公民,遵纪守法懂规矩。

炮轰删《三字经》人

“脑子里一团浆糊”

“提出删古书的人,脑子里是一团浆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弟子规》里,哪句话是糟粕,可以删?比如小杖受,大杖走。父亲打你手心,你就伸手挨几下;如果父亲举大棒子,会把儿子打死时,可以逃,不然就会陷父亲于不义。谁说老传统没有人性?”

钱文忠例举删《三字经》提议人“四宗罪”。

首先,此人一定相信有一本古书写的每一句话都对,所以他希望修改那几本有“糟粕”的。一般人都没有这个幻想,没有一本古书会每一句话都适合今日。

其次,朱元璋曾经删《孟子》中“民为贵,社稷为轻”等语句,删掉了吗?连木版书年代都删不光,现在是信息时代,你删得光吗?

第三,认为不应该给孩子读“糟粕”,所以要删掉部分古书内容。逻辑混乱。让孩子读传统、听讲解,然后有思考,才会有判断取舍——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四,认为自己可以删古书,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的估计。

国学糟粕谁来定

网上已经炸锅一周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将定义古经典中哪几句话为糟粕,一位语文老师抓抓头皮告诉记者:“翻遍《弟子规》也找不出来。最有可能,‘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算糟粕?”

不过,昨天在现场诵读《弟子规》的采荷一小206班男生徐骋对这句话有独立见解:“父母的话要听,不过自己的主见也要有一些。先分辨是好事还是坏事,才去做。不过,要跟父母解释。”

国学糟粕谁来定?网络上已经“炸锅”一周。

湖北省部分学校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删节的行为被炮轰。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谢平鹞荩橹凶杂醒杖缬瘛钡染渥泳簧镜簟@碛墒敲夏冈窳诎挡亍盎肪尘龆ㄒ磺械囊馑肌保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黄金屋颜如玉启示的则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现在,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网友叮叮讥讽地发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千古名句会不会因为破坏民族团结而被永远剔除?

中国教育部门是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拼命做!以为自己聪明!其实某些人比猪还笨!祸国殃民!或是贪生怕死!好好学习做人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