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引导语:《弟子规》是较好的教育书籍,其中含有教人为人处世之道,尊老爱幼之理等,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它有哪些教育意义吧。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解释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指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中,我们引入《弟子规》的学习,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读起来很流畅。《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
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育孩子的句子,比如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也有“子不教,父之过”。我们要多把这些语句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根据文中的要求去做。我们可以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实践,比如,在教师节中,让学生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送给老师一句温暖的话来感谢老师;在父亲节,可以给父亲端一盆洗脚水;在母亲节,可以为妈妈洗一次碗等;在“六一”儿童节,可以为同班同学做一件好事。加强自己与大人之间,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学会尊敬别人,与别人融洽相处等。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爸爸妈妈的乖孩子,都想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好,所以,《弟子规》中的内容正是他们所希望能做到的。用《弟子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导,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他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逐渐变得懂事、心胸宽广,学会尊敬长辈与自己的老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我们从家长的反馈中得知很多孩子在家里能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懂得了尊敬父母,这是《弟子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用《弟子规》让学生懂文明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多是在家里的小皇帝,父母都宠爱他们,什么事情都会满足他们,不会让他们受到一点点的委屈。这样,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好像都是别人为孩子服务一样,逐渐形成这种不良的想法,所以,他们做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样,在生活中,他们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多起来,对自己的同班同学看不习惯的,对自己的家长看不习惯的。比如,我们老师在学校里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把我的本子放到一边了;老师,他把我的书包弄歪了;老师,你不公平,光表扬他不表扬我,等等。学生学会了告状,但很少说自己的不是,觉得都是别人做错了自己做好了。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得以纠正,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坏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老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他们耐心地教育。如果引用《弟子规》,效果则会更加明显。将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教化。我们充分利用《弟子规》,从书本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教育孩子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做一个儒雅大方的人,与别人交往时,行为举止大方得体,对待别人要心胸宽广,不可自私自利,要有一颗仁爱的心。
三、用《弟子规》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弟子规》中有很多教育学生会学习的句子,我们要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教育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习的最起码条件,只有上进的心,才能去实践。当我们老师进入课堂的时候,看到整齐的桌椅,看到静静等老师上课的同学们,我们会觉得自己做一名老师是那么的光荣,想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全都教给学生们。这样,老师上起课来有精神,同学们学习起来更有热情,他们听课是那么认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肯定会非常高。《弟子规》中还有这样的话:“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这些是教学生读书学习的技巧,意思是说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就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问同伴、问老师。
总之,学习《弟子规》,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既提高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又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
[知识拓展]
学【弟子规】有感
如果说你要读儒家的经典,除了《论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外,还有《弟子规》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如果说《论语》等是面向所有人的,那么《弟子规》就是针对孩子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http://www.ruiwen.com/wenxue/)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的核心,本自孔子的言论。它教导我们孩子需要讲孝悌,要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倘若有富余精力,多读书多做学问。《弟子规》的教育观念,我是非常赞同的,它崇尚的是儒家的思想,以“仁”为本。我认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多,有作为的人更少,而我们中国当前的教育是以成绩为主,恨不得大家门门优秀,个个成为大科学家。中国现在的中、高考似乎完全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其实不然,有消息称,中国自恢复高考的三十年来,并没有一个高考状元成为各领域工作者中的顶尖分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http://www.ruiwen.com/wenxue/)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因为成绩只能说是理论知识掌握了,而真正的研究,实验工作等,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等都是很重要的,而最最重要的就是情商,包括性格脾气等等。你在工作中不能与人家良好沟通、良好合作,甚至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谈什么工作呢?
因此,我非常赞成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做人首先得讲道理,要文明要有修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识素养,若是你能掌握得很好很深,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毕竟人的智商,人的接受能力等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人的成绩有高低,但是,道德这方面,就拿《弟子规》来说,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每时每刻都做到,那需要时间,需要毅力。古时候,孩子们都学习儒家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才会受人尊重与敬爱。那时,除了贫穷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都努力学习,特别是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有志之士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为百姓造福。因此,历史上自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除战争时期外,神州大地都很先进,很繁荣。但是现在,中国都没有一个接受中国教育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有人均经济水平实在是太低了!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人民的素质却是越来越低,导致很多人去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旅游时,被当地人骂!
我认为,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那么就应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而孩子们的教育,应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弟子规》应该重新回到教育的基础中来,让未成年人懵懂之时,就开始习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做有素质的国人,民众素质高,不愁国不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