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让孩子懂事了

文章 2019-07-14 04:12:08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弟子规》里面经典语句很多,发人深思,如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孩子们学习之后,他们会读懂哪些道理呢?

《弟子规》让孩子懂事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第一次看《弟子规》是在幼儿园大班,妈妈让我多读这本国学经典,里面每句话都是道理。当时虽然能背诵,但是不太理解其中意思。

今年暑假,因为网络读书活动,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明白了其中很多道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段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呼唤你的时候,应该马上回应,不可以迟缓;在父母向你交代事情的时候,应该马上行动,不可以拖延偷懒;当父母教训你的时候,必须恭敬地听着;当父母责备你的时候,必须顺从地承受。

这段话复读了很多次,感受颇深,现在我们都被当小公主小皇帝地养着,我们有需求的时候,父母在第一时间响应我们。而我们呢?却经常忽略他们的感受,有时甚至对他们大喊大叫,爸爸妈妈交代事情的时候,有时也找理由拒绝;当他们批评我的时候,我经常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妈妈在烧饭,趁这机会,就偷偷看电视,妈妈烧好饭,让我写好作业再看,否则,边写边看,会影响作业的质量。我第一反应是辩称自己没看,还朝她大喊大叫,用哭来掩饰自己,当时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抱了抱我。想想自己当时做的,真为自己感到脸红,昨晚我主动去找妈妈,谈了谈我的想法,爸爸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我们的宝贝懂事了,长大了!”

《弟子规》里面经典语句很多,发人深思,如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幕彼,此未终,彼勿起。如谈与人相处: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妈妈看我每天都在诵读,笑着说我以前只知其然,现在才追求其所以然。

[知识拓展]

《弟子规》让孩子心灵得到滋养

饭桌上,小孩子抢座位,抢着往自己碗里夹东西,全然不顾旁边有长辈甚至老人?生活中,孩子是否总是很自私,让他把东西分享出来,犹如割他的肉?……今天,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孩子,在《弟子规》潜移默化影响下,如何变得越来越惹人爱。

“长者先,幼者后”

诵着《弟子规》孩子悄悄在长大

“弟子规,圣人训……”每天在谭壹心琅琅的读书声中,我欣喜地感受着《弟子规》带给她的巨大变化。

壹心以前比较挑食,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抢着吃。现在,她要等到所有人都坐好了才坐下,爷爷让她先坐下吃饭时,她就说:“长者立,幼勿坐。”夹菜也是等大家都动筷子了她才动,还说:“长者先,幼者后。”

有一次我重感冒躺在床上休息,怕传染给女儿,让她不要靠近我。女儿委屈地说:“老师教我们‘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妈妈生病了,我要照顾妈妈。”孩子为我端来喝药的开水,小心地用嘴吹了吹;拧来热毛巾敷在我额头上。看着孩子满脸的关切之情,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感动于孩子在学校学习《弟子规》后,知道了“孝”——孝顺长辈;知道了“爱”——爱自己的父母家人、爱自己身边的人。

沁润于心爱的种子会生根发芽

壹心的成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挑食且自负。但是自从上学后改变很大,特别是我们的经典诵读学了《弟子规》之后,她真的长大了,变得懂事,知道感恩。应该说,经典不仅仅是让一个孩子在改变,教师与全班的孩子都在变化。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也正是学校育人理念——“沁润于心,浪漫于形”。

经典诵读于2003年正式进入龙王庙正街小学课程,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研究,已成为一门特色校本课程。课程将语文学科的语言积累的要求与德育的育人要求紧密结合,在诵读中领悟“人”的核心。在教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心灵的滋养,爱的种子在这样的润育中开始生根、发芽。

“己有能,勿自私”

曾经自我的他如今人见人爱

在培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我更看重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我觉得我们不能遗忘,而是更应该认真地坚持传承。

孩子从小老人比较溺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行,不懂得分享,小伙伴们慢慢地疏远了他。他也表现出非常孤独和沮丧。于是我从每天的睡前故事开始,有意识将《弟子规》一点点讲给他听。“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在潜移默化下,儿子渐渐摒弃掉自私的习惯,重新获得了小伙伴们喜欢。

良好的品行及高尚的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熟读和深刻理解《弟子规》会启蒙孩子的智慧,净化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孩子,有许多受到整个家庭尤其是爷爷奶奶的过度关爱,宇楷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弟子规》让宇楷懂得了分享与感恩,恭敬谦卑,在同学中受到了欢迎。

东光实验小学将国学教育纳入品质拓展课程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国学进课堂”,学科课堂和德育课堂(午会、晨训课)都有琅琅书声;“国学进家庭”,和爸爸妈妈学经典,对家长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国学进社区”,孩子们向社区居民宣扬国学经典,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