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
摘要:出版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一个领域,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出版社在产出经济效益的同时,可更好地履行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使命。文章从出版社的行业特点、意识形态属性、实践要求三个层面对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要外修对国家、社会和公众的社会责任,内修富有个性、系统和创新性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这种源自企业内部的发展动力使企业充满朝气与活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版社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需内外兼修,才能提炼出最具价值的企业文化要素,最终构建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彰显出版社个性,增强出版社的竞争力。外,是指从出版社对国家、社会、行业、大众所肩负的使命,所承担的职责的角度塑造出版社企业文化;内,是指从出版社自身长期经营发展的实践角度,在出版社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塑造企业文化。外是面,内是点,点面结合,相得益彰,方显出版社企业文化之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力。
一、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行业特点
出版行业独特的社会责任。无论出版社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是从事文化创意和文化生产工作,属于内容生产行业。出版社不同于一般企业,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社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崇高使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要求和更高的追求。所以,出版社在经营发展中,既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1]关注国家、社会对出版社的要求,重视出版物对社会和大众的影响,这是其他物质生产领域的企业所不能承载的社会责任。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出版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出版社才能发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为大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明确的行业道德规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出台,使出版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了明确的规范,也为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职业道德和企业价值观是一致的,或者说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公约”提出了新闻出版行业人员共同信守的行为规范,明确了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与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的功能是一致的。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它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一规一约”提出的“六个严禁”“十提倡、十不为”,对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作用。出版物的放大器效应。出版社通过投放市场的出版物来传播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媒体蓬勃发展,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共存并举,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由于出版物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巨大的社会覆盖面,往往是社会思想舆论的放大器,直接影响着亿万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有优劣之分,优秀的出版社企业文化可加强出版社“阵地”意识建设,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起到传递正能量、追求健康文化品位、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劣质的出版社企业文化则反其道而行之,危害巨大。
二、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属性
坚持正确导向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我国,出版社担负着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和提高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崇高任务。从企业文化的物质层面看,图书、电子书等出版物是出版社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出版社借助于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而产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文化属性较之于经济属性是更为根本的属性。出版物不同于普通的物质产品,它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一旦投放市场,就直接影响和引领读者群体的思想意识。所以在塑造出版社企业文化时,导向意识应放在首位,使正确的导向意识成为出版社员工遵循的共同理念和行为指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此,才能多出精品佳作,发挥出版工作在宣传思想领域的主阵地作用,履行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崇高使命。强化阵地意识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出版社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理论宣传阵地,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繁荣教育的社会阵地。[2]近些年随着“扫黄打非”工作的开展,一批违法违规出版物和相关单位依法受到严肃处理,这说明,当前一些出版物存在内容低俗、粗俗、媚俗等问题,或渲染封建迷信,或传播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有害思想,严重破坏了文化生态环境。在出版产业的双重属性中,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如果出版社的价值追求只在利润而忘却社会责任,只专注对经济的追逐而放弃文化的坚守,终将与其根本使命分道扬镳、背道而驰。因此,在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阵地意识建设,引导正确舆论,事关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定与和谐。树立规矩意识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新出台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行业职业道德自律内容,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了共同信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以公与私、善与恶、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具有内聚自约功能、均衡调节功能、导向激励功能,对于企业成员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将公约精神融于出版社生产经营中,将公约提出的“十提倡十不为”条款细化到出版社规章制度并见诸实践,将会发挥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积极示范效应、强烈的感染力和自我约束的力量,使出版从业人员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坚持职业操守,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品位,树立精品意识,对社会公众负责,传递正能量,正己化人,努力提高出版质量,为人民奉献更多的精品力作。
三、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独特性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出发点。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设”二字,突出体现了其实践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提口号,更不是搞形式主义。一方面,出版社企业文化形成于长期的出版实践活动。它是出版社在长期的出版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出版社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出版实践活动,这是社会意识反作用的表现。出版社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一旦为员工自觉遵循,成为出版社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会反过来渗透于出版社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表现出来——员工认同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合乎规范;企业处于一套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之中。所以,出版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实际出发,找准自身特点,提炼富有出版社特色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文化要素。公益性出版社、学术性出版社或专业性出版社在提供的内容、服务的读者群体等方面各有不同,内外环境也有差异,其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必然风格各异。例如,人民出版社把“为人民出好书”作为出版社的使命和追求,突出体现了其作为政治性、公益性出版社的特点。所以,从鲜活的实践出发,塑造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之于出版社,犹如点睛之笔,突显企业文化的创新与独特,这样的出版社才会是有灵魂的出版社。系统性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从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来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出版社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整体活动,而不仅仅是领导者少数人可以成就的工作,企业文化的建设既需要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引领,更需要普通职工的认同和实践,把企业价值追求落实到点滴行动中,只有上下同心,齐抓共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果出版社高层领导对企业文化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普通职工对企业文化不甚了解或者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都难以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看,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是包含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物质层是出版社企业文化的载体,是表层部分,首要内容是出版社生产的图书等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同时包括生产环境、出版社容貌、视觉系统等。制度层是出版社企业文化的框架,是中间层次,包括出版社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精神层是出版社企业文化的灵魂,是核心部分,主要是指出版社的基本信念、价值观、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为出版社所有员工共同信守。[3]这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犹如人体之血液、骨骼和肌肤的关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不能只抓其一而忽视其余,必须系统规划,协同建设,才能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具有的激励、凝聚、辐射功能。创新性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所在。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成不变,应随着出版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当出版社自身的内在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必然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和出版社的改革发展同步前进、协调发展的。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深度融合,传播方式日新月异,传统出版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此时,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塑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新理念,以优势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激励人,将是一个新的课题。时也势也,在新形势下,不仅要认清出版社的生存环境,更要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调整、丰富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性地创新企业文化建设,[4]与时俱进,企业文化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内化到员工的精神层面,从而在实践中转化为推动出版社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出版社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管理之精髓所在。
作者:宋军花 单位: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方卿.出版产业链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邵碧玉.浅谈出版社企业文化中的“阵地”意识建设[J].商业文化,2012(10)
[3]吴春霞.出版社企业文化漫谈[J].编辑学刊,2014(5)
[4]张忻.出版社企业文化定位三要点[J].视听,2015(9)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