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不能没有鲁迅

文章 2019-07-14 03:30:55 1个回答   ()人看过

【人物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6]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教科书不能没有鲁迅

开学季,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将唯一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的消息,引发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讨论。这不是第一次了。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步伐,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淡出似乎成了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每次都能引发大范围的争议。鲁迅之于中国人,印象太过深刻了。多数人回忆起当初的语文课,只剩下那么一个或谓之深刻,或谓之尖刻的鲁迅而已。

我个人是一个鲁迅的拥趸。很长一个时期中,他都是我心中排第一位的作家。过往的语文教材中,除了仅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很难从那些担当其他使命的课文中感受到语文之美,鲁迅作品成了最大的一抹亮色。而且不怕贻笑大方,他脱胎于文言的白话,以及不留一个多余之字而至枯涩的文风对我影响极大。而至成人后,在精神软弱之时,总会想到他将一切假象一掀而起的痛快淋漓,想到他那般杀伐决断,快意恩仇,沉郁却始终清醒不自欺的强人精神,胸中唯有汹涌的崇拜之情。他太酷了。假如在今日以文字为稻粱谋的生涯中,能略有思考,只能说是拜先生所赐。我们未必也要去做一个鲁迅,但不应该学着深刻一些吗?

客观地说,从前鲁迅作品在教材中“拿大顶”,也有意识形态渗透的考虑。教师在讲解上,也只停留在阶级斗争的范畴。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它的光芒。有文本在手,任何强加于身的庸俗讲解都黯然失色。

鲁迅之去,已近80年。然而他以热血冷眼打量过的旧中国,至今仍然在转型之中混沌和挣扎。祥林嫂、孔乙己、阿Q、闰土们从未绝迹。他的痛苦,依然十分现实。鲁迅那些“一事一议”“小制作”的杂文,读来仍旧让人如芒在背,涔涔汗下。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已成年的“学生们”在屡屡“吐槽”当年难啃其文的同时,却无论如何不愿他被请出语文课本。

有人说,接近一个作家的思想,并不一定通过教科书。这个道理没错,但这和教科书需要鲁迅是两个问题。教科书无论何时都摆脱不了教化的烙印,因为它对于整个国民思想素质具有定纲立本的意义。否则,日本的某种历史教科书中删除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中国人又何必去大声抗议?教科书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尽管日后你可能早已完全将课文遗忘,但其营养早已成为了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鲁迅扛鼎,当之无愧。

当然,我也同样认为,教科书不能办成鲁迅作品集,任何立意无害的优秀作品都应有资格入选。好文章也并非如鲁迅一种。教科书应该增加体现人类最美好情感、体现真善美的作品,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的多样性。目前的教科书改革,已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

但认为鲁迅作品太过深奥阴暗,已不适应时代,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观点,并没有说服力。照此说法,文言文就更不应该入教材了,继续诵读儿歌想必是没什么难度的。漫说一句,学习鲁迅作品长大的人并不少,怎么没见有多少人受其熏陶而摆脱内心的孱弱和劣根,或者成为一个善于发掘本质、独立思考的精神斗士?可我们又是多么需要这样孤独却又蕴含着巨大生命力的斗士!也许我们并没有读懂鲁迅,这意味着,我们并不能放弃鲁迅。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