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弟子规》真的可行?

文章 2019-07-14 03:07:42 1个回答   ()人看过

部分盲目推广《弟子规》组织的理论逻辑初探

《弟子规》一书中,除了有诸多当下并不适用的流水线式的道德教条外,还有部分内容很容易被传销式的洗脑教育模式利用,而这些均是与崇尚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儒家思想相违背的。可是当代部分极端推崇弟子规的人士则又通过诸如“《弟子规》是儒家的根”、“《弟子规》每一条都做到了就是圣人的境界”等概念强化其书的负面影响。

然而很可惜的是,当我们指出其问题的时候,《弟子规》教育者与推崇者们便会用《弟子规》书中所涉及的部分道德行为的正当性来掩饰辩解。

任何教义都有其发展完善的过程。某些社会组织在有目的地推广弟子规的同时也粉饰强化了“《弟子规》与《论语》道德内涵一致性”的依据,使其具备了更强的理论迷惑性与社会说服力。

【一】、“弟子规只是启蒙读物,儿童长大了会去思考,去改变。”

这是典型地照搬了“先授人以鱼,再授人以渔”的经验:认为《弟子规》是鱼,《论语》等书是渔,人在得到鱼之后会渐渐地求渔。在得到具体教条之后便会渐渐地寻找并反思其精神依据。

然而道德上的“鱼”是没法“吃光”的,所以得到《弟子规》这条“鱼”的人也就没有“缘鱼求渔”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更何况,《弟子规》通篇没有任何启发读者反思其道德依据的语句,甚至开篇“圣人训”这样的权威性指示又否决了人们“因鱼求渔”的必要性。而在弟子规教育者们“弟子规是儒家的根”、“弟子规每一条都做到了就是圣人的境界”等话的引导下,实现道德反思就更加困难了。所以诸如“弟子规只是启蒙读物,儿童长大了会去思考”这样的话是站不住脚的。

【二】、“《论语》与《弟子规》的关系就是“知”与“行”的关系,是不可分开的。”

这里借助了一个未明确说出的逻辑前提:“《论语》是知,《弟子规》是行”,然后用“知行合一”的观念将《论语》与《弟子规》联系起来。

然而“《论语》是知,《弟子规》是行”这一隐藏的逻辑前提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弟子规》对做人处事做出了详细甚至苛刻的明确要求,这并不代表其能作为“行”;《论语》重视启发式教育,重视思辨教育,也并不代表其只是“知”。

更何况,即便“《论语》是知,《弟子规》是行”,从两书在教育理念上截然相反的态度来看,两者也绝不属于同一理念上的“行”和“知”。也就是说两者甚至根本不具备行知理念上的一致性,把两者放在一起属于主观臆断,强加关联。

【三】、“《弟子规》与《三字经》都是很好的启蒙读物,以前的人在读,没有人说三道四,反而现在去说,真是不可理喻。”

其一,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概念暗示,即“《弟子规》与《三字经》性质相同”,这是很明显的错误。《三字经》对于父母、子女两方的义务都有很明确的叙述,“人格独立”、“人格平等”的思想在三字经中多有表达。而《弟子规》则只侧重一点:通过服从、隐忍、阿Q精神达到其所谓的“对人尽善”的教旨。当然这里的“善”并非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善。

其二,《三字经》自宋代产生起直到清代,其一直与《百家姓》、《千字文》并列为三大启蒙读物。而《弟子规》虽产生自满清,可清人也几乎鲜有以《弟子规》作启蒙读物的。《弟子规》的兴起仅仅是十几年间的事。若论及真正的启蒙读物,可以考证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四】、“现实社会还是普通人多,老百姓只想吃饱饭,孝敬父母,养育儿女,弟子规正为此尔。如果大家都讲求思辨精神了,那谁还来扫大街,谁来工厂上班?”

这里默认了“职业有高低之分”的观念以及“普通人不需要思辨精神”的观念。并偷换概念,隐藏了“有思辨精神的人不愿意从事扫大街等劳动”这一逻辑前提。

孟子曾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即论述君臣在人格关系上的平等性,而其引申含义便是——不同的人即便在职业方面有主序之分,在人格上也是自由而平等的。

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方面同样适用——职业确实是不同的,然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其人格精神都应该是独立、自由而平等的!《伍子胥逃亡》、《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即便是一位渔夫、一位看门老兵,都能拥有伟大的人文情怀——而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追求的人格关系吗?所以“有思辨精神的人不愿意从事扫大街等劳动”这类事本身就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么说来,“‘授人以渔’的教育在现在的社会是否能够实现”这样的实践性问题应该是能引起争论的唯一理由了,因为其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理由都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社会现状是复杂的,所以“可行”与“不可行”的观点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依据。然而社会发展走向的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毕竟路在脚下,大有可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