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五讲

文章 2019-07-14 03:00:24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关于《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第五讲,小编收集了部分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原文】有余力 则学文

【注解】学会做人,再学知识。

【讲解】有余力,指的是我们已经做到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六条,我们才算是有了做人的基础,这时候才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准备做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教育。做人是根本,做事是枝叶;如果连根本都没有,枝叶长在哪里?做人讲的是德行,做事讲的是才干。

有德行又有才干叫做“正品”,有德行却无才干叫做“次品”,无德行而有才干那是“毒**”,无德行也无才干叫做“废品”。对社会危害最大的是“毒**”,现在那些造假的、高科技犯罪的哪个不是有才干的人呢?古时候选拔人才是“举孝廉”,把人品放在第一位,才干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慈悲也很智慧,担心后代子孙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就把它写成了汉字“教”。“教”字:左边是“孝”、右边是“文”。“孝”是孝道、“文”是文化、文明教化。所以,从字形上就能够看出“教”字的内涵就是:孝道文明的教化。“首孝悌”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从孝道文明的教化开始;“有余力,则学文”就是告诉我们:教育到学习知识结束。“教”如果没有了“首孝悌”的“孝”,结果就只剩下“则学文”的“文”了。

看一看现在的教育体制,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统统不学;直接学文,结果呢?培养出来的多是一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礼的人。近百年来中国推行的“西化”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跟“列强”们学到了做事的知识,却丢掉了祖宗做人的学问。

量的积累到80、90后的大部分人身上,就能看到质的变化:有文凭没有人品,有学历没有能力,有知识没有学问,有观念没有信念,有梦想没有理想,有享受没有忍受,有外貌没有礼貌,有恩宠没有感恩。

如果现在还不亡羊补牢施以教化,当国家和企业的重任交接到这代人手上的时候,他们极有可能会成为国家、企业乃至人类的“终结者”!

《弟子规》里八句精髓

一、不会与别人积极互动,何谈职场生涯的幸福与成功

《弟子规· 入则孝》第一句话就是 :“父母呼,应勿缓。”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的家长立刻提出,这种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我,会不会太严厉了?其实这是要我们必须和大家一起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当你向别人发出请求配合你工作的信息后,别人会前来配合吗?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别人需要你配合工作的时候,你的反应。如果平时与同事就有非常好的互动,大家感觉彼此和谐顺畅,很开心,那么,你发出请求信息的时候,别人当然也会欣然而至。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没有培养出“分享、互助”的思维习惯,而是觉得世界都是该来帮助我的。这样,他的良好互动越来越少,何谈职场生涯的幸福与成功?

二、人生大事,无一不是顺势而为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父母责,须顺承。”

有人会说,现在我们不是讲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吗?不是讲平等吗?为什么《弟子规》让我们在面对父母的批评时,要无条件地全部接受呢?其实这是在培养我们顺势而为的好习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与人沟通是很有讲究的,说话的方式等都很重要。人人都需要尊重,都希望自己被人尊重。可是,当你说件事情,对方毫不客气跟你大唱反调的时候,往往同样的事情,沟通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逆势说话的结果。有的时候,同样的话,如果能先考虑对方的感受,不反驳他,先承认对方的道理,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则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对父母的批评,就是应该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如果你在家里学会了保护别人的情绪,学会了顺势而为,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更加从容。

三、体察温暖传递温暖的能力至关重要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冬则温,夏则凊。”

古人提出“冬则温,夏则凊。”,难道是让小孩子去暖被窝吗?当然不是。这是古人培养孩子“体察温暖”的一种方式。是要求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然后用自己的温暖去与父母互动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能体察到世界的各种温暖,然后与周围的人互动,使自己与周围的关系逐渐变得和善。这样的人,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当孩子觉得这世界的一切就该是为自己准备的,一切都该顺着自己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心理定式,将来长大了,受苦的却只能是他自己。

四、把善的意愿表达给他人,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晨则省,昏则定。”

原意是子女要早晚问候父母,侍奉父母起居。现在,甭说侍奉起居了,单单是早晚问候,可能很多孩子都做不到。所以《弟子规》的这种要求基本是现代人难以做到的。那么,古人这么做,到底有什么道理呢?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需要互相协调;如果缺乏沟通,则会有无限的不快。修行不在高山之巅,它就在你生活和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与人为善中。在生活中随时发出善的能量,把善的意愿表达给他人,这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如果你能这样,则生活会幸福很多。对于成年人,我们今天能否做到每天问候年迈的父母?我看未必。很多人常年在外工作,很久都不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要知道,父母电话里说自己不想念孩子,其实心里无比思念。那么,我们能否及时打个电话给予父母关爱呢?你怎么做,你的孩子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五、事业,是需要坚持的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 居有常,业无变。”

当下,社会节奏如此之快,怎么可能不换工作或者学业呢?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一直住下去呢?古人为什么要这么要求做儿女的呢?

首先,这是要让父母能够随时联系到你,随时可以找到你,随时知道你的情况,这样父母才会安心。这是孝顺的一种体现。实际上,“居有常”培养的是孩子获取空间稳定感的能力。

其次,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事业,是需要坚持的。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心很容易安定,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事业。而有的人心总是游荡不定,这样做事自然不能专心,难以成事。而两者的差别,就在这种空间稳定感上。这有先天性情的因素,也有儿童时期培养的因素。如果在儿童时期,家长能给孩子讲这种安定的重要性,讲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心中自然会有这样的观念。当他们长大了,这种能力则非常关键。我们今天工作的节奏非常快,大家都在寻找新的机会,但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反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断累积,最终比四处奔走的那个收获更大。

六、做事任意妄为,势必害人害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我们人生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分关注“大”,嫌弃“小”,忘记“大”是由“小”构成的。生活中,为什么抱孩子的人特别难打车?就是因为很多司机发现现在很多孩子上车根本就没有什么规矩。有穿鞋在座位上乱蹦乱跳蹦的,还有对着座椅撒尿的。这是什么?这就是“擅为”,完全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这是家长纵容的“擅为”。这样的纵容,往往会让孩子丧失做事的协调能力,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为我准备的,我不需要考虑别人。那么,当他长大了,做事也会很少考虑他人,这样的人,在单位能受欢迎吗?很多家长说,等他长大了就明白了。其实,小时候形成的思维惯性,还真就可能改不过来。因此,“事虽小,勿擅为”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在做事的时候,要考虑周围的关系,考虑周围人的利益与感受。这是教育孩子如何获取在生活空间中协调做事的能力。“苟擅为,子道亏”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家长的教育,让家长自己做到教育孩子关注细节,注意他人,排除自私的想法。

七、自私的人最终都会失败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学会分享,你会更幸福。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自己私欲的过程,就是学会分享的过程。我们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己的利益是依赖于他人的,是与他人互相关联的。他人好了,自己才会更好。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曾经讲过,大学时与他同一宿舍的一位同学就因为从不肯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苹果而被同在新东方工作的其他同学拒绝加入。为什么呢?因为品性问题。吃苹果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看出这个人不懂与人分享,比较自私。合伙,是需要大家把利益放在一起,一起努力的。如果有一个人自私,就会把整个气氛给破坏了,这会是毁灭性的打击。为什么那些很自私的人,总是在社会上难以真正立足?因为,每天每一刻,你的种种线索,都被别人看在眼里,大家在随时评判,这决定了你未来合作机会的多少。而懂得分享的人往往能够有一番作为,是因为他的品性早已展示给大家了。

八、《弟子规》在教我们有效沟通的大智慧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怡吾色,柔吾声。”

为何要训练我们“怡吾色,柔吾声”呢?这是一个“有效沟通”的训练,和颜悦色地与对方沟通,问题会解决得更好。在生活中,我们会维护自己的地位,以便在群体中不会被埋没。这种维护自己的地位的行为,我们今天叫作维护自尊。这种本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