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悲哀与绝望
导语:鲁迅的小说记录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度的人性特征,对人物对环境的描写总是透着悲哀与绝望。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鲁迅小说中的悲哀与绝望,欢迎大家阅读!
一、小说中的悲哀与绝望从何而来
“若以多数人的压制代替君王的独裁,‘以众虐独’,那么,专制主义的实质并未改变,人民还是做奴隶。”鲁迅认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触,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鲁迅用小说中的众人揭示了一个人肉酱缸的社会,任何独异的个人或众人中的一员都无法摆脱这股强大势力的控制。先生自说《药》在最后凭空添上一个花环,《明天》里不写单四嫂子没做到看见儿子的梦,似乎是为了应景的呐喊,勉强得很。于先生而言这两篇小说若求艺术真实,则写出来是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虽然以狂言揭出了礼教吃人的恶,“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继续做吃人者中的一员。……阿Q、闰土、N先生、吕纬甫、四铭、高尔础、张沛君、后羿、眉间尺等,或无奈,或无知,都被溺入那人肉酱缸中无法自拔。
先生创作这些小说时,应该是从心底发出这样的呼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主人公们?”语中带着激愤,带着无奈,带着以无为有的希望。《呐喊・自序》中说得明白:“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鲁迅的悲哀与绝望,存在于他的一生,每生希望,却总被现实无情地毁灭。是否可以这样想,魏连殳的心境,便是鲁迅的心境?他书写着自己的思考,生活现实与他的理想的矛盾是他小说中悲哀与绝望的成因――他就是铁屋中的清醒者之一。
二、青年读鲁迅小说的尴尬现状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这是一九三二年一个当卖票员的普通青年对鲁迅的解读。七十年后有个青年的解读我认为是应该关注的,就是王朔,尽管他现在已经是个“老青年”了。也许因为阅读水平、阅读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了只属于他个人的理解,比如把《祝福》《孔乙己》《在酒楼上》和《药》认作鲁迅最好的小说,认为这些小说人物至今震撼人心令人无法乐观,而把《狂人日记》《阿Q正传》排在其外,这也是一家之言。
当下对鲁迅解读较为客观中肯的,主要还是在研究鲁迅的学术领域,大众之中歪曲的状况仍是相当严重。如今青年对鲁迅小说的阅读的偏差,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经受了对鲁迅和众多政治人物的神化教育后试图寻找自我,而产生对权威的反抗。当代青年如我,少年时读鲁迅,面对教科书上那几篇难懂的文字加上规定记忆的定式般的专家解读,感觉是一种痛苦。而课堂之外看到的鲁迅,也永远是横眉怒目的神,非我等鼠辈可接近。这令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对鲁迅的厌恶逐渐产生,在我辈中至今少有人消失了这种厌恶。成年后有的认为鲁迅是政治工具、只会骂人而远之。有的便或以摘句法断章取义地攻击鲁迅,如引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句话说鲁迅阴毒、狠毒、心理阴暗等等;或以鲁迅与日本人的关系提出“媚日说”;或从他们兄弟反目大加批判,等等。“新生代自由作家要跟传统的文学观念‘断裂’,跟我们长期信仰的价值观、道德观‘断裂’,于是不顾事实和学理地贬损鲁迅,以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二是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读鲁迅小说。如《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祝福》等都一律只以反封建来解读,读出了鲁迅对主人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读不出笼罩在这些文字上空的绝望之气,忽略了鲁迅对人性更为深刻的反思。三是了解历史程度不深和对社会现状认识不够。我认为要读懂鲁迅的小说,不仅仅要了解上世纪初的中国、了解几千年中国人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对自身周围的社会现状有观察有思考。
三、我们是否需要这悲哀与绝望
“鲁迅把文学看做是精神的探索,把写作当做一种无情地解剖自己也解剖别人的形式,这种观念,看来今天是更有用了。但是在一种集体范围内的这种无情灵魂探索,会引起对社会制度更多的挑剔和暴露,并产生更多的痛苦。”这也是困扰先生一生的问题。有人以同样的理由提出“少不读鲁迅”,说人人都成为鲁迅也是不行的。这其实是个悖论,当人人都成为鲁迅的时候,鲁迅们也就不存在了,而倘若没有人有成为鲁迅的愿望,却是国家与民族的悲哀。九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嘲笑着阿Q,然而一直以来阿Q嘲笑人们的资格也从没有失去过。有人将灾后全国一心的八方支援作为反击国民性愚弱的论据,并由此要求重新评价80后、90后。在我看来,这一切当然可歌可泣,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但这是人类道德的底线。当大灾的伤口渐渐愈合,这大爱若仍在,并生出无数小爱遍及大地,就真是反击的铁证了。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样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个人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关切如他,虽难以直面、难以正视,却从未选择逃避,而是一生孤独地张扬着他的灵魂,哀痛并幸福着。“这孤独,当然不是遁世者隐居山林、逃避现实的孤独,而是‘忠实于大地’的强者的孤独,在孤独中战斗,在孤独中发展。”在当下,作为社会发展主力的当代青年,仍然需要深刻地体悟这悲哀与绝望,学会孤独,继承鲁迅“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却“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的韧劲。
首先做一个精神独立的青年。鲁迅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鲁迅孤独的呐喊揭示了精神独立的艰难。而只有精神独立,才能冷静地拿来,独立地思考;只有精神独立,才能自觉进行并传达内省;只有精神独立,才能有“横站”的气魄,始终保持韧的精神;也只有精神独立,才能以看他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正视命运。其次要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人与社会,这一点我国的青年是很缺乏的。比如围攻某外资超市,做出暴民与愚民的姿态。比如有人前脚赞美金晶用身体保卫火炬而后脚就因她不支持暴行而大骂其“叛徒”。又如歌星在四川灾区高唱“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这让我看到了八旗子弟的代代延续,高喊“民族复兴”的同胞中的某些人心中的蓝图是否即“梦回盛唐”?鲁迅先生真没说错,国人总觉得好的在过去,总是回头表示依恋。这样的歌词会让社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第三要像鲁迅那样纵观历史,横看当代。电影导演贾樟柯强调他的艺术视角是“当下”。当下,这是所有现实主义创作者永恒的关注点。
正是悲哀与绝望,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了穿透时空的独特魅力,使他的小说成为我心目中那个时代最卓尔不群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鲁迅不是一个在黑暗的大海上建造灯塔的人,却是一个“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的、一生期待灯塔出现的人,他的思想在我们国家和民族自身的不断完善中依然具有着充沛的活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