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二心集》杂文集:《答文艺新闻社问》
引导语:鲁迅《二心集》杂文集,大家阅读学习了哪些文章?下文就是小编收集其中的《答文艺新闻社问》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答文艺新闻社问〔1〕
——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意义这在一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膺惩”〔2〕他的仆役——中国军阀,也就是“膺惩”中国民众,因为中国民众又是军阀的奴隶;在另一面,是进攻苏联的开头,是要使世界的劳苦群众,永受奴隶的苦楚的方针的第一步。
九月二十一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九期。《文艺新闻》,周刊,“左联”所领导的刊物之一。一九三一年三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二年六月停刊。九一八事变后,该刊向上海文化界一些著名人士征询对这一事变的看法,鲁迅作了这个答复。
〔2〕“膺惩”日本军阀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把他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说成是“膺惩”。
内容简介/《二心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杂文三十七篇,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作者于1932年8月将版权售予上海合众书店,同年10月初版。1933年8月至第四版后被国民政府政府查禁,后由合众书店送交国民政府图书审查机关审查,将删除的十六篇,改题为《拾零集》,于1934年10月印行。本版与初版相同。
相关评价/《二心集》
《二心集》时期,鲁迅正是抓住阶级斗争这条“指导性的线索”,将“暖昧难解”的对象世界有序地纳入了一个逻辑化的图式中;阶级斗争话语的使二心集的主题更鲜明!日趋激烈的阶级斗争现实已不允许鲁迅再“时时说些自己的事情”;而是是他变成了阶级的代言人。尽管勉为其难,然而鲁迅依然接受了。于是,我们在《二心集》语言形式中,可以看到鲁迅的运思方式、批评风格由怀疑转为确信、由彷徨转为坚定、由拥抱两极转为执守一端等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演变;文字转向独断性的方式!转换了的“完全确定的倾向的传播者”的角色使鲁迅变得更加的肯定、强硬、不容置疑。……它要压倒一切,而绝不能被论敌所压倒;它要鼓舞士气,而绝不能动摇军心。这促成了它的语言风格如刀般坚硬有杀伤力!
名称由来/《二心集》
1930年5月7日,《民国日报》载有署名“男儿”的文章《文坛上的贰臣传——鲁迅》,恶毒攻击鲁迅先生“为了卢布”,“被共产党屈服”,“所谓自由运动大同盟,鲁迅首先列名;所谓左翼作家联盟,鲁迅大作讲演,昔为百炼钢,今为绕指柔”等,并以“贰臣”讽刺先生。对此,鲁迅先生反击道:“御用文学家给了我这个徽号,也可见他们的“文坛’上是有皇帝的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男儿”之类御用文人的丑恶面孔。以“二心”作集名,既是针锋相对的反击,又是向对方作出宣告:自己将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出版过程/《二心集》
在鲁迅的著作中,《二心集》可谓命运多舛。1932 年4月编完本书后,5月即交付北新。鲁迅致二萧的信中曾说“我的文章,也许是《二心集》中比较锋利”,鲁迅也深知国民政府政府对进步文化的钳制,因此特意在致李小峰的心中关照说:“此书北新如印,总以不用本店名为妥”。 此前鲁迅作品大多由北新书局出版,后来在与李小峰通信时鲁迅还强调:“我与北新,并非'势利之交'……所以至去年止,除未名社是旧学生,情不可却外,我决不将创作给与别人,《二心集》也是硬扣下来的”。在给章廷谦的信里鲁迅还曾说:“我到上海后,看看各出版店,大抵是赢利第一。小峰却还有点傻气。前两三年,别家不肯出版的书,我一介绍,他便付印……我仍不能不感激小峰的情面”。而这次北新推辞不愿出《二心集》,在致台静农的信中鲁迅猜测其原因是“骂赵景深驸马太多之故”。 赵景深自1930年6月始做了北新的总编,鲁迅所谓“骂”是指《几条'顺'的翻译》等文对赵“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翻译观的批评。赵景深是李小峰的妹夫,故有鲁迅“驸马”的戏称。北新拒出《二心集》后,鲁迅曾欲交给光华书局,“因为广告关系,和光华交涉过一回,因为他未得我的同意。不料那结果,却大出于我的意外,我只得将稿子售给第三家”。经过如此辗转,在阿英的介绍下,《二心集》到了“第三家”——合众书店。 鲁迅的条件是合众一次买下本书版权和瞿秋白的译稿。1932年10月合众出版了《二心集》,瞿秋白译高尔基的小说《不平常的故事》以史铁儿的笔名也于11月出版。
作者生平简介:
鲁迅,清朝光绪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初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在南京求学时学名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鲁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科学医。后弃医从文学(详见《藤野先生》一文),回到本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担任教师。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是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其中《鲁迅全集》中的《社戏》被列入上海教育出版社,《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课本,《雪》《藤野先生》《孔乙己》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课本,《故乡》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课本。《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列入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课本,《风筝》被列入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课本。《少年闰土》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课本。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被誉为“民族魂”。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