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
在鲁迅的小说中,塑造出大量的农民形象,为读者再现出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出了大量迥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农民形象,利用多种农民形象的塑造,为读者再现出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鲁迅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唤醒农民的觉醒意识,让农民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农民形象的塑造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一、被漠视的底层农民――阿Q
鲁迅笔下的阿Q有着农民的愚蠢和质朴,但是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鲁迅刻画阿Q这一形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刻揭示出国民的弱点。阿Q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受尽了社会的压迫,在地主阶级的眼里,阿Q不是人,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呼来换取的牲口。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阿Q一无所有,只能够依靠苦力来生存,他没有个人意识,但是,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他自轻自贱和麻木不仁的安慰方式,甚至有欺负弱者来发泄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遭遇,阿Q选择用“精神胜利法”来麻木自己,在精神胜利法无法奏效时,他就选择用欺负小尼姑的方式来发泄转移。在这种社会中,阿Q是没有出路的,鲁迅对这一形象的塑造为读者揭露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真相,表达出了社会衰败的主要原因。
二、梦想破灭的农民形象――闰土
闰土是《故乡》中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表达了外国入侵背景下农民蒙受的苦难,闰土在经过了多年的时光后,出现了惊人的变化,他的脸上刻上了深刻的皱纹,手变得干裂、僵硬,完全没有了童年的风采,生活的压力摧残着闰土的灵魂。见了阔别多年的好友“我”,闰土虽然表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但是也只是动着嘴唇,没有做声……这个经历了苦难的农民已经将童年真诚的友谊与阶级观念对立起来,这不仅污染了闰土的灵魂,也影响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性。《故乡》这部小说深刻的表现出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凋零与农民的生活现状,并对造成这一悲惨现实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控诉,希望被害者可以及时醒悟,过上自己的新生活。
三、失去了希望的农村女性――祥林嫂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但是却并未结束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劳动妇女的生活,更加的悲惨,而祥林嫂便是其中的代表。祥林嫂的一生非常的不幸,在新寡后,祥林嫂由于不忍婆婆的再三虐待,逃到鲁四爷家中做工,希望凭借自己来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祥林嫂的悲惨生活并未由此结束,不久后便被婆婆绑回去卖给了贺老六,然而当时的农村妇女社会非常的低下,祥林嫂没有反抗资本,只能够向命运屈服。后来,祥林嫂再次经历了婚姻的悲痛,饱受折磨,但是,整个鲁镇并没有人真正的关心祥林嫂,她成为了大家嘲笑的对象,这种种的一切都将祥林嫂推入了万丈深渊。柳妈等人的愚昧无知,不断加深祥林嫂的悲剧,封建思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侵蚀她对于生活的希望与憧憬。婆婆强迫她改嫁,大伯抢走了她的房子,所谓的族权、夫权,这所有的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祥林嫂身处其中,无处可逃。她不仅生前命运悲惨,还要怀着恐惧走向死亡,死亡对于她而言不是一切痛苦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痛苦命运的开始,这又是何其的不幸与悲哀!
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也是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的悲剧,虽然她们曾经试图抗争,但是却无济于事,要真正让农村妇女翻身,必须要推翻这种吃人的封建制度,建立起真正的新社会。
四、麻木不仁的农民形象――华老栓
华老栓这一形象与闰土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人生病时,药能够祛除病痛,但是却有将人血馒头当成救命的良药。鲁迅不仅仅是想通过《药》来讲述人血馒头的故事,而是为了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启示。香喷喷的“馒头”使人得以温饱,血腥的“人血”却可怕得令人不寒而栗。华老栓为了救他的孩子,迷信这种馒头是救命的仙丹,不惜花许多的银子,在茶馆中卖力工作,为的就是为儿子买来仙丹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无奈的父爱。这体现了当时人民的愚昧,无知、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鲁迅笔下的农民均以悲剧命运告终,作者刻画这些悲剧人物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病苦,引起大众的注意。他如实地描写了旧社会的丑恶、罪恶和病根,站在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深刻暴露与批判了封建的旧社会,对人民群众尤其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警示了民众的麻木,批判了旧思想、旧道德,凝聚着对中国命运、出路的深沉思考。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