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与困惑论文

文章 2019-07-14 02:05:00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大学语文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非中文类全日制高等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过花样繁多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但各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尴尬与困惑。本文从教材编写、课程地位等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这一命题。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教材;定位

《大学语文》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非中文类全日制高等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工具性相结合的特征而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过花样繁多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但各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尴尬与困惑,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编写和选用的各自为政与课程体系的良莠不齐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课程结构又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让人颇感尴尬与困惑的是: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用越来越凸显的今天,《大学语文》教材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编写理念与选文标准,各高校对于“大语”教材的选用也是五花八门,这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是极为不利的。

首先,从教材的编写来看,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保持各自为政的状况。由于受制于教材编写者课程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教材的内容与体例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国家图书馆仅书名中含有“大学语文”的图书就多达759种,正在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在100种左右。当前使用较多的版本有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分别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等。徐中玉主编的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已修订至第九版,教材内容不断扩充,体例也从前几版的以文学史为序修订为文选加主题单元的模式;由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的《大学语文》坚持大学语文姓“语”的教学理念与“好文章”的选文标准,选文内容既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也有歌词、碑文等,体例则由“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四类组成;各高校自行编写的教材有的选文以体裁(记叙文、散文等)为标准,有的奉文学史为神明,有的则完全编成了“应用写作”……教材编写的各自为政直接造成了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良莠不齐。

其次,从选用的教材来看,各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徐中玉主编的华东师大版、南开大学陈洪主编高等教育版的《大学语文》,也有各高校自己编写的教材。教材名称从《大学语文》到《大学国文》、《新编大学语文》、《中外名篇选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教材体例从表面看虽尽是文选加导读,但由于受制于教材编写者课程理念与编写水平等因素,加之选用大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不同、层次不同,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课程体系自然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再次,从教材选用的程序看,教材选择的自主性增强使得各高校大学语文教材选用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目前多数高校的教材由任课教师或教研室自主选择,有时还存在一定的行政干预的因素。教材市场的无序竞争使他们或有意或无奈选择了同学、朋友、领导的“教材”,大学语文也不例外,这对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形成与稳定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冲击。

二、功能功用的不同定位与课程地位的被边缘化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徐中玉先生主张“不管编哪种大学语文,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宗旨不能变”,“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薰陶滋润”;温儒敏教授认为应当“定位在培育‘语文素养’,是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陈洪教授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姓“语”、“行大”,“大学语文应该兼具两种功能,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另外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这门课应该贯彻两条基本思想。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引领学生学习,而不应该是概论式的;其次是语文本位的,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当然,也存在部分学校定位于“高四语文”、“应用写作”的现象,课程定位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课程体系的人言人殊。

无论哪种定位,课程体系都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紧密关联。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状况是:学校与院系领导一般都认为需要开设大学语文,其重要性也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一落实到课程安排,有的院系又舍不得把必修的学分“掰”出一块给语文课。笔者教过的大学语文,课时从90学时到28学时不等,并存在日趋萎缩的现象,大学语文将被边缘化的现实毋庸置疑。课程学时的大幅缩水,直接导致课程体系的粗暴删减,课程定位的目标效益自然是大打折扣。

三、教学理念的革故鼎新与课程改革的人言人殊

自从《大学语文》课程出现的那一天起,关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看一下来自网络的各种各样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其理念众说难一,教案自然是五花八门。有的学校重在扩展“语”、“文”之外的人文精神,有的则强化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有的强调母语教育,有的则突出文史的灌输;有的以史代文,文史各半,有的则重在疏通文言、字词篇章;有的说大学语文姓“语”行大,有的则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出现如此现状,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语文的多种属性使然,语文本来就是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

二是因为教学本身就存在教无定法的特征。

三是学校的不同性质也使得他们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彼此的差异。

除此之外,课改创新的要求也使得不同的学校因力求出新而独辟蹊径。我们应当鼓励创新,但个性的过分强调却又造成了许多学校在教学理念上的顾此失彼,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的共性。

可以说,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无序状况中,这对于该课程的有序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心灵、促其全面发展的方面是极其不利的。如能在大学语文的基本学时、课程理念、教学板块等方面形成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无疑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润生.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6.

[2]王秀娟.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3]刘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4]曾加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李昱.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开拓语文课程教学空间[J].科技信息,2006,(12).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