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导学案(教师版)

文章 2019-07-14 01:02:38 1个回答   ()人看过

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

诗歌大意】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梳理探究】

一、初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可分两块:一是 叙事 ;二是 议论 。

二、再读诗歌,研读鉴赏

1、首联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突出了什么气势?

明确:“下”和“收”字用得好 。

“下”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2、 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参考:①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3,颈联中中包含对国家兴亡怎样的观点(兴亡的关键因素)?

“人世几回伤往事"是说人事变动,"山形依旧枕寒流"是说自然的亘古不变,两相对照,以终古常在的"山形"作为那些匆匆交替、可悲可慨的王朝历史的无情见证。 作者观点: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来说,山川地形固然有险与不险、利与不利之别,但归根到底,人事的治乱才起决定作用。这里蕴含着对于前朝失败教训的总结。

4,尾联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以景结尾。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也是分裂失败的象征。后人将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心叹喟。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名家赏析】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今成都)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东,向孙吴发起了毁灭性打击,也是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战。当时,吴国曾在今湖北大冶以东的西塞山江中据险设防,但这一番布置竟丝毫未能奏效。不数日,防线被晋军凌厉的攻势突破。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市)随即失守。吴主孙皓终于演出了“肉袒请降”的可悲一幕。——这就是刘禹锡这首《西塞山怀古》所吟咏感怀的古事。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从夔州刺史调任为和州刺史。这年秋天,他乘船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向和州(今安徽和县)进发。途中,面对浩浩长江和“辣峭临江”的古代军事要塞,他不禁想起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多次战事,想起五百年来多少王朝的兴亡交替。于是,关于天道、自然、山川地理和人事治乱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些富于哲学意味的问题,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深深思索。

这首诗开篇气势不凡。首句中的“下”字,次句中“黯然收”三字,颇见功力。一个“下”字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于是自然引出“金陵王气黯然收。”在西晋军队的强劲攻势下,“金陵王气”毫无作用,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不但孙吴,此后在金陵建都的几个朝代:东晋、宋、齐、梁、陈,几乎个个短命。可见所谓“金陵王气”是根本靠不住的。

次联对仗工整,形象描绘了晋吴之战。东吴苦心经营的横贯江面的千寻铁锁被晋军烧断而沉于江底,导致了一片白旗竖起在金陵城头。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降旗惨白,一边冲天火光;从气氛上看,西晋因得胜而趾高气扬,东吴则因败亡而无限凄惨。对照鲜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两联属于咏史诗中的叙述部分,首联是总叙,以声势逼人胜;次联是具体描绘,以形象生动胜。两联相合,说明了所咏史实,接下去便进入咏史诗的核心内容:感与论。“人世几回伤往事”一句包含两层意思:当它解作“人生在世”亦即指诗人自己的有生之年时,其意即指诗人此生曾多次因思考历史兴亡而伤感痛心;当它泛指“人世间”的时候,便要理解为虽然年代久远了,但世上的人们总也难以忘怀多次发生在这里的伤心往事。其基本含意都是以人事的变动不居来和下句中自然景物亘古不变为对照,以终古常在、“依旧枕寒流”的“山形”,作为那些匆匆交替、可悲可慨的王朝历史的无情见证。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来说,山川地形固然有险与不险、利与不利之别,但归根到底,人事的治乱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是一种不迷信天运、不迷信地利而着眼于政治良窳(yǔ,恶劣,粗劣)的观点。这种以抒情感慨形式表现出来的议论,实际上蕴含着对于前朝失败教训的总结。

末联进一步将古今相联系,由怀古而感今。“今逢四海为家日”是说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国家基本统一,没有什么战事。这基本上是事实。所以西塞山的故垒,久已废置不用,如今这里长满芦苇,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这里,应该说有赞颂、有

庆幸,这是中国诗人触及现实政治时惯用的基调;但读者仍可体会到,其更深层的意思则是提醒,是警诫。我们相信,刘禹锡这个极端关心唐王朝命运的诗人绝不会不想到,就在数十年前,曾发生过波及全国的安史之乱,唐王朝一度岌岌可危;安史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一片升平景象的国家,谁知哪一天又会燃起烽火;如今长满芦荻的故垒,谁知哪一天又要变成攻守的前沿呢?联系刘禹锡平生的作为,特别是本诗前面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我们不难透过表面上的颂赞看到他内心深处的隐忧和以前朝兴亡为龟鉴的良苦用心。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西塞山怀古》诗中感与论的部分,是以含蓄深沉为特色的。不是把作者所想到的一股脑和盘托出,而是借抒发感想、吐露情愫来引导读者的思维方向,吸引读者共同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使千百年来的读者人人可以从中有自己的发现,可以说是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的根本原因。

【咏诗时的特点简述】

古人写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有的咏史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感慨只是画外音而已。

读咏史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价技巧、手法。在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