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仓央嘉措的情诗启程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仓央嘉措的情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错那在藏语中是“湖的前面”之意。西藏的湖泊特别多,大多数都以“错”或“措”来命名,错那是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边陲小县,这是我游历西藏所去过的地方中,令我久久难忘的一个。
错那,和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仓央嘉措的名字紧紧相连。“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那一世》撼动了无数善感的心灵。有“情歌活佛”之誉的仓央嘉措当年便出生在错那。
每当身处人造景点抑或是开发过度的旅游景区时,我常会感到疲惫与厌倦;所以当偶然拾得一处“人迹罕至”、几乎还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时,便惊呼其为世外桃源。错那兼具高原地区的冷峻干净和江南的诗情画意,更关键的是其现在还鲜为人知。
一想到错那在地理上属于喜马拉雅山区,人们便会想到错那雪山连绵、高耸入云。其实那里的风光有很大的差异性,错那县地势总体上是北高南低,平均海拔 4400米,而海拔最高的地方有7000多米,最低的才10多米。因此,在错那既能远眺雄奇的雪山,感受高原风景,也可欣赏满目苍翠、遍地花草的亚热带风光,还能体会到飞瀑直落的壮观气象。
错那的南面,是碧蓝的拿日雍错,湖水清澈见底,雪山、蓝天、白云都映入湖中,天地相接,水天一色。从那儿向西便到了曲卓木乡,娘江曲河谷里生长着一片片天然沙棘林。这些沙棘林有1700多亩,已有700年到1000年的历史,其中最高的约15 米,夏天郁郁葱葱,金秋时节黄果累累,景致十分诱人。
错那边境原始生态景区中的原始森林保存得相当完整,植被异常丰富,从热带常绿雨林到高山针叶林,层层递进。在这个原始生态景区里,还有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野驴、野牛等。
县城海拔4300多米,县里面积不是很大,但主要街道十分整洁,数十家店铺排列两边。城西小山上的寺庙屹立了数百年,山下一条小河从村庄旁边缓缓流过。我们去的时候正值8月,大片的青稞正等待收获,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悦。错那中学就在街道上,在那么多房屋建筑中,属学校建设得最为漂亮。因当时去正值暑假,学生都放假了,校门紧闭着。好奇的我靠近校门,发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学校的体育场上不是学生在运动,而是有一群牛羊正安详地在吃着体育场上的草。学校运动场既是体育场,又是牧场,真是一举两得。
所幸没有什么商业大佬看中错那这块土地,当地的商业味很淡。沿途除了当地的居民和牧民,我们没有发现过多的外地游客。感觉这里的人们从来都不会向大自然索取太多,他们安心于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即便生活很艰苦简单,但当地人眼神里流露出的,还是一种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和安然度日的豁达自在。
在一般人印象中,修路都是政府的事,但在错那,常常会遇到自发修路的人家。下雨季节,这里的路况是泥泞不堪的,再加上经常会遇到泥石流和塌方,石头从山上滚到地上,这里有自发修路的藏族家庭,他们把路上的石头移走,保持着路况的畅通,又或者把被雨水冲毁的土地整弄好。有一次,我遇到住在帐篷里的牧民一家,一位年长的大叔看到我们一行很高兴,招手让他的家人从帐篷里出来,一家人很欢快地跳起了舞,像是一种欢迎远方客人的礼仪之舞。虽然我和大叔无法用语言交流,但那一刻,话语也显得多余。
从县城向西南行进,砂石铺成的山路蜿蜒曲折,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到40多公里外的勒布办事处所在地门巴族民族乡时,海拔已降到2350米左右。沿途是满山的绿树红花、飞流而下的瀑布水流湍急。当地人说,如果遇到了小雨,便会云雾缭绕,门巴族同胞的新房散落在山间,让人不自觉地吟出“白云深处有人家”。错那还是少数民族门巴族的聚居地之一,门巴族人的文化在这里原汁原味。因其山高谷深,道路艰险,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历史上被宗教徒称为“隐秘的乐园”。
青山绿水在辽阔的大地上连绵起伏,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转眼又是绿油油的农田,加上旁边的绿树,不同层次的绿,或深或浅。再往前走,是澄黄澄黄的土地,又有一抹绿色的草原嵌入其间,美得梦幻。
错那的美令我们如入仙境,不由再次想起那位情诗写得令人如闻仙音的一代才子。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错那宗南部的达旺,据说他3岁起就能在树叶上写字,8岁时开始写诗……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美的情诗,流传至今。
傍晚,我们来到离错那县城不远的总面积达58平方公里的拿日雍错旁,碧水蓝天,雪峰倒映,仿若一颗巨大的蓝色宝石镶嵌在雪域高原之巅。由于湖水碧蓝,时常让人分不清是蓝天映照了湖水,还是湖水映照了蓝天。掬起一捧湖水,沁人心脾。
碧湖与路并行,300多年前,它曾目送少年仓央嘉措踏浪而去,离开家乡,进驻雪域王宫布达拉。而如今,碧波依然,等不回少年的归来,却迎来了像我们这样来自四面八方的他的仰慕者。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