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论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有限的上课时间的矛盾
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时提出基本目的有三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这三点有很强的现实性。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难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所以上课时间比较短,往往是一学期34学时的授课时间。而强化汉语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不是通过几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多读优秀作品并通过思考将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此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人文修养和人格素质,这很难实现。于是很多教师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依然采取高中模式教学,通过阅读文章给学生划分段落,分析内容,给学生标准答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学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方法比较古板单一、墨守成规,大多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如今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依然如此,外加上一块屏幕,满屏的文字,通过有限的上课时间给学生灌输,教师费劲,学生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那怎样来克服大学语文课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弱点?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语文课确实需要借助文本带动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参与讲解引导、启发。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一旦有效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就能吸纳更多新的教学因素。
二、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往往如高中课本一样,由多篇经典文章组成,而这些文章的深度并不比高中强。但是大学语文如果为求深度、新颖性,选择“不重复”,那么就只能查漏补缺,大量的名作都得删掉,那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大学语文的优势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前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前,已经接受了12年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课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经过了高中的强化训练。大学语文主要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兴趣,形成一定的有品位、开放性的艺术判断能力,对具体作品提倡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以此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大学语文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就应当和高中教学不同,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教学授课时应该牢记这一点。那大学语文课应该把学生从高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一种理念:语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二)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般只有2个学分,一学期34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达到从提高语文技能到素质等多重教学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况且无论是语文技能的提高还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抑或是人文素养的熏陶,都不应该只是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母语能力的掌握与学习应该持续在人生的整个阶段。但就当前情况看差强人意,汉字不会写,语言表达有问题等现象在大学生中还存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应只限于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的简单学习,而应扩展到为学生提高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甚至是一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奠定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把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重点。授课教师应该依托课本中的作品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将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完整话、系统化,还需要启发学生关注作品表现出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层面上的意蕴,启发思路,使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的大学语文课后,能够持续不断地自觉学习、自我充实,逐步达到“学到老”的要求。大学语文课还需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课外时间的应用。在大学中,课外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补充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学语文授课学时很有限,仅仅依靠课内时间无法寄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所以课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利用多媒体网络辅佐大学语文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相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达到1+1大于2的结果。
三、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与构建
(一)大学语文教学平台的优势
大学语文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内涵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数字化,实现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和沟通方式,从而形成语文资源丰富的软环境。好的教学平台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大量弱点。首先,解决教学课时少与授课结构、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通常大学语文课程设置34个学时,在紧张的课内时间将大学语文丰富的内容讲授完并启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把讲授内容压缩再压缩。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次,解决大学语文课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弱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设计与开发阅读、写作等语言实践技能相关的子模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解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与开发高效、易用、扩展性强的多媒体大学语文资源库,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更广阔的知识。第四,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平台设置了互动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匿名提建议,问问题,求帮助,这种方式可以打破公共课中师生交流的不顺畅问题。如果大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构建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系统,使师生的教与学环节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无限的网络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无论是学生的作业、习作、老师的感言和论文,还是师生的讨论、问难和争鸣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使现阶段单一的学习过程变为多元的互动形式。
(二)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的构想
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应该呈现出什么面貌?设置哪些模块更适合学生的需要?1.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在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可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层面四项功能”。“一个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适应与否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依据。“两个层面”是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感悟蕴涵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四项功能”是赋予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和完善中小学所学的语文知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学生经过小学、中学语文课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点,我们需要把这些知识点连成线、结成面,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把握;
(2)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促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不教”;
(4)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在课下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该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延续,更应该是学生终身接受语文学习的延伸。
2.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模块。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是与设计思路相结合的,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一而再地设想、验证、思考等环节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模块包括:
(1)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照应的“课程设置”模块,这个模块包括课程介绍、大纲日历和教材信息三项内容,可以把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信息如课程沿革、教学大纲、各种大学语文教材的对比等放入,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更深的了解。
(2)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学习内容”模块,这个模块包括教案课件、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和思考练习,主要是与学生使用的教材中的文章直接相关的内容,老师可以把更多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也可以布置相关练习思考题。
(3)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相关联的“拓展资源”模块,这个模块是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使学生由课堂延伸到无限的网络,拓展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外延而设的重要模块,包括推荐阅读、大语研究、名作欣赏、职业汉语、综合资料这五项。在这个模块中,老师可以放入推荐学生阅读的名作、书籍,也可以放入实用的语文知识。
(4)与测试评价相关联的“在线练习”“在线测试模块。
(5)方便师生在线交流的互动交流模块。师生之间可以在网上交流、问难,甚至论辩,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