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边塞诗歌风格
王昌龄的边塞诗王昌龄是盛唐时期成就很高的一位诗人,而王昌龄既会写七言律诗,也会写七言绝句。而王昌龄最擅长的文体,就是七言绝句,被后人称为“七绝圣”。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王昌龄的边塞诗歌风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昌龄的边塞诗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成就很高的一位诗人,而王昌龄既会写七言律诗,也会写七言绝句。而王昌龄最擅长的文体,就是七言绝句,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在王昌龄所写的七言绝句当中,以边塞诗的数量最多。那么,在王昌龄所写下的边塞诗当中,以《从军行》以及《塞下曲》这两首边塞诗最为出名。
《从军行》这首王昌龄的边塞诗所表达的意思是:在青海的上空,有很多的乌云将绵延不断地雪山给遮住了,而作者只能眺望着处在远方的玉门关。在塞外征战的将士们,经过了很多场战争,身上所穿戴的盔甲都已经被磨穿了,发誓不将楼兰攻破,就不回家。
《塞下曲》这首王昌龄的边塞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牵马去到河边饮水,然后渡过冰冷河水,水与秋风都十分的寒冷。在广袤的占城之上,夕阳还没有落下,但是只能在昏暗中看到临洮。当年的长城经过的一次战争,当时的战士们都雄姿英发,斗志昂扬。自古以来,长城都是黄沙弥漫,有的只是遍地的野草和白骨。
《从军行》与《塞下曲》虽然都作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但是两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不一样的。《从军行》是表达王昌龄想要去到战场上面,杀敌建功的意愿。而《塞下曲》所表达的却是王昌龄的非战思想,因为王昌龄深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想要呼吁人民百姓以及统治者结束战争,避免更多的人失去性命。
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
王昌龄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一位大诗人,被人们称为“七绝圣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王昌龄最擅长的问题,便是七绝。而王昌龄的七绝诗,多数都是边塞诗。那么,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是什么呢?
王昌龄画照
王昌龄一生之中,写下了无数的边塞诗,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是乐府旧体,来描写在边疆战场建功杀敌的战士的保家卫国之心。因为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都是使用七绝,因此都能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与其他的边塞诗人的风格有所不同。在王昌龄的边塞诗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从军行》。
《从军行》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写了边塞的景物,写出了在边塞地区的青海湖的景色以及连绵不绝的雪山。并且还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了边疆战士想要收复玉门关的心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从军行》的后两句,写出了边疆战争的激烈,使得战士身上所传的盔甲都被磨穿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战士仍然有着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赞扬了战士的爱国之心。
《从军行》这首边塞诗王昌龄写下的边塞诗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从《从军行》这首诗,我们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到,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不仅仅使用了可以入乐的词句,更是在诗中融入了情与景,使得人们更加的容易与诗产生共鸣。
出塞 王昌龄
虽然说开国的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但随着统治者的更替,大唐王朝也渐渐走向了没落。在唐朝后期,边境经常发生战乱,一些周边的少数民族经常挑衅,发动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便写了《出塞》这首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同时也表明自己捍卫祖国领土,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出塞》 诗画图
关于王昌龄所写的《出塞》,一共有两首诗。《出塞》其一具体内容如下:这首诗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既表现出作者以及他所带领的将士们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作者慷慨激昂的心情。《出塞》其二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这首诗就与上一首诗相比,在表达的主题方面,侧重点就发生了变化。“战罢沙场月色寒”这一句烘托了一种战争结束后的悲凉气氛,本来胜利了是应该高兴的,可却连月光都变得那么寒冷,表达了王昌龄以及无数的战士们对和平的渴望之情。同时,最后两句也表现出唐朝的士兵们骁勇善战,加油的鼓声还没有停,敌人便被打败,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整体来说,《出塞》这两首诗是王昌龄在去西戎的路上所创作的。作为一名边塞将领,王昌龄通过这两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出了守边战士的威猛善战,更是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对于国家的热爱和战争的感悟以及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