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古诗的空静之美

文章 2019-07-13 23:43:01 1个回答   ()人看过

王维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他的诗歌创作,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神会于物,超入禅境,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有一种冲淡空灵的缥缈神的。被视为古代山水诗创作的正宗。

王维(701—762)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时期三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达到了意境浑然的境界,在用文字塑造形象中,大量地融入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以往文字的间接性局限,以诗的形式再现了画的意境,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绘画般优美而深广的意境。难怪苏轼有如此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也是王维诗歌的特点,他精通音律,又擅长绘画;是少有的全才,的确,王维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静逸明秀、空明宁静之美;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是的代表作家,二十岁就中进士,由于过早的接触到了官场,所以在他年近三十岁左右就开始了他的亦官亦隐的生活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据说,王维的母亲始终是吃斋念佛的,中年时期,由于官场的不得事,就已无意于仕途荣辱;到了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以英特豪迈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那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但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玩完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间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灵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象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形成极富山水田园层次感的视觉景象。

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在他的作品中所阐述的是:静坐澄心,最大限度的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寂灭的虚空状态。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悟到的一种心灵状态对王维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当他从坐禅的静室中走出走出来,即习惯于报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水穷尽处,自然也就是深山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可谓思与境偕,神会与物。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是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漠、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形象的写照。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山情水态之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自然。

与坐禅的体验相关联,王维多喜欢写独坐是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在一片静寂中倾听天籁,以动写静,喧中求寂。王维到了晚年的归隐,确已达到了“气和容众,心静如空”的“无我”境界。由于生性好静而自甘寂寞,他能把独来独往的归隐生活写得很美,无心于世事而归隐于山林,与松风山月为伴,不仅没有丝毫不堪孤独的感觉,反而流露出自得和闲适。

人若能享受孤独,寂寞也就是一种美了。王维所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一一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月光、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所展示的无一不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维的山水诗宁静,自然,固然是吸收了禅家涤清烦扰、自悟清空的理念,但也是因他理想破灭、知音难逢,对俗世声色犬马的唾弃、冷落与摒弃,最终转向空境的自然流露。因而诗人的精神性格大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般静穆,不求赏识而恬然自适。

王维的山水诗正是诗歌美感经验与禅宗诗歌美感经验的天然融合。其实那些诗歌中所展示的大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又何尝不映现着诗人那慧眼禅心呢?大自然以其每一缕阳光,每一片飞花,每一声鸟鸣,每一丝虫吟,感应着、涵容着诗人广阔而深邃的灵魂。当诗人将自己全身心融于山水本性之中时,物我之间便同跳着一个脉搏、共振着一个节奏,两种生命,在刹那间,互相点头、默契和微笑。这便是王维山水诗能以有限文字表现无限情趣,以空灵诗境表现奥妙禅心的生命哲学底蕴所在。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优美的意境,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王维山水诗的空灵美对自然山水观照的结果就是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且有多种表现。他的山水诗大多写大自然的空寂静幽,在他的诗中“空”“静”二字随从可寻,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夜静群动息”“洒空深巷静”等,这些都是直接表现大自然的空寂静谧的诗句。这样的诗境的营造表现出了诗人的兴趣爱好,及其诗歌的风格特征。先来看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写空山的寂静,虽有“人语”划过空山的宁静,然而“人语”之后山更幽。后两句写山林的幽暗,一缕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上明者自明,幽处更幽。诗人带着宁静的心情去观照大自然,澄静之心映照着大千世界的动静喧寂,于是即使是在“万籁”声中,也能寻求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即所谓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维的山水诗还传达出圆满灵动生机盎然的生命意趣。王维对空寂静幽之景虽情有独衷,但并不是简单的描摹顽空死寂凄清和幽峭,而是在空旷中显现盎然意趣和生命光辉的宁静甜美和灵秀淡雅,有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生机,他的诗也无处不体现这生命的搏动。

王维诗歌中所表现的“空”是指诗中空明静谧的境界,“灵”则是于此境界中生发出的高度圆满的主观心性,它是圆满灵动生机盎然的生命和力量。王维诗歌的空旷灵静之美是一种单纯而深永的美,是诗人审美理想人生美学追求和生命意识的体现。

王维首创泼墨山水,它通过浓淡深浅不同的水墨生发晕染,构成了中国画中特有的一种融合的意境。他的诗歌也贯通了这一手法,即通过各种因素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达到深融静穆的意境。

在描写静的境界时,他是依靠描写空远疏闲冷净深等多种因素合成的。

王维的诗歌以具有柔和静谧协调风格的山水之静景为美,在山水诗歌中将“幽深静谧”的审美境界渲染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典范。自王维开始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以静为美”的基本品格和审美情趣。而王维对“静谧”之美的追求则成为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

王维诗中所表现出的静美精神也给我们以启迪。虚静是一种心境状态,它强调内心体验的自由,包蕴这少私寡欲崇俭尚淡的适度消费观。因为人的生存不仅在于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更在于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他启迪我们去掉过度的占有欲太强的竞争之心而适度地有节制开发消费自然资源。诗人内外具静,静成为他的一种生命风采,成为一种宇宙情怀,一种诗性精神。诗人以虚静之心去感触自然万物之“静”,达到一种安稳平和的心理状态,寻求一份自在的“闲适”,这种“闲适”并非是一种懒散的无所事事,而是一种摆脱世俗功利和喧嚣之后建筑于自我心灵中的那份“闲”,从而实现从社会的“我”重回到自然状态的“我”。这是王维着意寻求的自然和人生的诗意之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