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证明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引导语: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证明他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文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泊船瓜洲》是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的名篇。此诗格调清新、意境幽远,尤其是其中“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句更是成了千古绝唱。
一个“绿”字如神来之笔,满眼的生机盎然跃然纸间。
历史上的诗评家有种共识——王安石的诗以工取胜!这个“绿”字,正是王安石千锤百炼所得,期间不知捻断了多少茎胡须?据史料记载,吴中有士人家收藏有《泊船瓜洲》的草稿。最初王安石写的是“再到江南岸”,斟酌再三觉得妥工,圈去“到”字,改为“过”;吟咏良久,仍觉不满意,复圈去“过”改为“入”,旋改为“满”,一连改了十几次,最终才选定用“绿”。
这篇佳作脍炙人口,历来为人所称道,但是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及创作思想一直存在争议,学界直到今天仍未有定论。其中有熙宁元年(1068)说,熙宁七年(1074年)五月说,又有熙宁八年二月说。
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言为心声、王安石的诗词多是有感而发的政治诗。想要厘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必须从该诗的创作时代背景去做深度剖析,只有如此,庶几得近事实。
严格地讲,北宋的江宁,并不是现在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它所管辖范围远比今天的南京要大。江宁在唐时称昇州,南唐割据时称江宁府。宋太祖开宝八年(975)改称昇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又改为江宁府,归建康军节度。宋代江宁东西二百三十五里,南北四百六十里,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五县。上元、江宁、句容三县分别是现在南京的秦淮区、江宁区和溧水区,而溧阳则独立成市,改隶常州。句容也撤县设市,改由镇江代管。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京口故地在今镇江市,京口位于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瓜洲是扬州的一个千年古渡,地处长江北岸,是京杭运河入长江的重要通道。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就是从瓜洲出发的。瓜洲与京口隔江相望,王安石从汴梁回江宁,势必泊船于此。
钟山,坐落于南京城东北,周回六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自古即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东汉末年,秣陵县尉蒋子文,在钟山上因公殉职,孙权封其为“蒋侯”,并在山上立庙祭奠。后来孙权称帝,因“太祖讳钟”,为避讳改钟山为蒋山。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南京人称钟山为蒋山。王安石二次罢相后在江宁的居住地位于城东七里处,再东行七里即为钟山。因为距离钟山恰好一半路程,故名“半山园”。从京口至钟山大约一百四十里,所以王安石诗中有“钟山只隔数重山”之句。
《宋人绝名选》认为这首诗作于熙宁元年,这一年,王安石离开江宁,赶往汴梁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与僧人宝觉会于金山,次日王安石辞别宝觉,“首句致意宝觉,次句思念家乡,三句感谢皇恩浩荡,四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卜。”
此说不值一驳,神宗即位之后锐意改革,只是朝堂之上的大臣不是保守就是迂阔,无一人入他法眼。就在这个时候,“安石不起,奈苍生何!”的说辞传的众口喧腾,神宗决定提拔重用王安石,帮助自己实现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
王安石身处江湖之远,却一直心系庙堂。在江宁数年间的讲学著述,正是王安石政治思想日趋成熟之时。此次奉旨入朝,正是验证所学、大展宏图的良机。
离开江宁之际,王安石赋诗一首:
北山云漠漠,南涧水悠悠。
去此非吾意,临分更上楼。
这首《再题南涧楼》看似表述王安石纠结的内心,感慨前途未卜,实则是矜持。
矜持需要掌握分寸,一味矜持就是虚伪的矫情;感慨不得法就成了发牢骚,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王安石会感慨,但不会感慨再三。
把《泊船瓜洲》创作时间记在熙宁元年,没有说服力。还没有出发就想着回家,岂是胸怀天下、心系天下苍生的政治家所为?
当代科教书收录了《泊船瓜洲》,却将此诗的写作时间记为熙宁八年二月。此说意在突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但同样经不得推敲:
王安石再次出山没有感慨、没有矫情,于熙宁八年二月癸酉(2月11日)收到圣旨后离开江宁,三月二十七日重返朝堂。
《邵氏闻见录》对此事记载为“公不辞,自金陵泝流七日至阙”,讥讽王安石热中权力。
查江宁至开封府界共计二十二程,宋制六十里有驿,两地实际相距为一千四百四十五里。2月11日至3月27日中间相距几天,小学生就可以算的出来。邵伯温这样说,有污辱后人智商之嫌!
王安石重返政治权力中心,一如从前舍我其谁的大无畏,心怀天下的他不会患得患失,更不会甫一上路就考虑“何时还”。
窃以为,《泊船瓜洲》应写于熙宁七年,王安石在第一次罢相回江宁的途中!
王安石近乡情更怯,泊舟瓜洲,距离江宁旧居已经“只隔数重山”。春风拂来,满眼皆绿,王安石对改革变法重燃激情,遂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感叹!
此句既有返乡心怯之意,更有何时重回朝堂,将变法进行到底的期盼。至于何以有五月瓜洲两岸方绿之事,熙宁六年冬以来的大旱便是最好的诠释!
熙宁六年(1074)冬至翌年春,就在王安石主持的改革逐步推进,变法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候,先是多地出现严重蝗灾,蝗灾之后又爆发百年不遇的旱灾。久旱不雨,各地河床龟裂,草木枯黄,庄稼旱死,墒情如此,春播等农事根本无法继续进行。
许多地方青黄不接,人们不得已之下离乡背井,开始携儿挈女的逃亡。一群群面黄肌瘦的难民,汇成一股股逃难的洪流,向汴梁城涌来。
各地报灾的奏章雪片一样飞来,神宗御案上每天都是这种申请赈济的奏疏。
历史上的变法,无不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再调整,势必会触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趁天灾不断,反对变法者上疏攻击新法,胡说什么“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两宫太后也在神宗面前搬弄是非,认为天旱不雨,是因为“王安石变乱天下”。
本来,随着年龄与政治经验的增长,神宗开始产生“君臣相与、遂失威福之柄”的烦恼。变法以来,政权已趋稳定,国库充盈。随着攻击反对变法的不断升级,神宗不满王安石对君权的钳制与干涉,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压力之下,神宗对改革产生了动摇,下罪已诏广求直言,并紧急叫停了各项新法。
诏出当天,一场期盼已久的甘霖终于姗姗而至。这场“及时雨”更坐实了“去安石、天乃雨”的传言,坚称“天变不足畏”的王安石万般无奈,只好六次上书“请解机务”。
神宗装模作样一番挽留之后,顺水推舟允准。
王安石继承了范仲淹勇于任事的精神,他的离开并非自愿,变法大业没有完成,他如何能超然事外?王安石原诗第三句为“春风自绿江南岸”,后世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境却谬之千里。
“自”,是其对反对变法者借天灾污蔑自己有力的反驳,熙宁七年的春天虽然因为旱灾而姗姗来迟,但它该来“自”会来。
许多人也认为《泊船瓜洲》是写于熙宁七年,但他们认为诗作反映的是王安石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甚至不惜引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简注“这是王安石想念金陵的诗,钟山是他在金陵的住处”的观点,以证明其正确性。
其实,钱钟书先生简注未必全对,也会有百密一疏之时,专家也会经常推翻自己从前认为正确的观点。把王安石看成一个成天想家的人,不但不理解王安石,更没有理解王安石所处的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
王安石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勇气,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王安石的另一首咏怀诗《君难托》,可以作为此说的佐证: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王安石的咏怀诗多是抒发其抱负及出处进退之间矛盾心理,格高韵远,既彰显其大政治家的风度,又有诗人浪漫洒脱的不羁气质。
这首《君难托》看似以一个女子的口气对爱人负心薄幸的谴责,其实是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胸襟。即使是“君难托”,而我仍然是信守当初的承诺。
显然,王安石是在隐讳地告诉世人,自己虽所适非人,但对变法始终不改初心。
一遇挫折就退缩、放弃,绝非王安石。
后人非议王安石,笑他行事执拗,其实国人骨子里最缺的恰恰正是王安石这种不轻言放弃,百折不回的胸襟抱负。
王安石逝去已近千年,不管变法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执着,敢为天下先的变革精神,值得后人传承。结合历史背景与他的人生际遇,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的文章诗词。
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