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离别的古诗词
分别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相对,无语。看夕阳透过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晖洒在西清河畔。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 “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在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以对偶句写景,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你看,送别已至城外,主客两人却仍难舍难分。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山清水秀,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可是现在,两人却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一为别”就成“孤蓬”,实为感伤;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时双方的心理活动。朋友即将告别远游他方,行踪如浮云飘游一般,看到浮云就能体会到游子的心境。而诗人看到那逐渐下落的夕阳,想到同友人的分别已是不可再拖,更是万分留恋!“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虽未明言,却可由特定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手法委实高明。
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惜别已到“落日”,万般无奈,这才“挥手自兹去”。“挥手”既指分别双方各自挥手,珍重道别,也指诗人伫立原地,深情凝望,长久挥手,以示难舍之情。“兹”近接“落日”,指“此时”;遥承首联,指“此地”。“萧萧班马鸣”一句,实际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诗中出现的青山白水,使人联想到朋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构思极为新颖。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倘若你负命运行,为排遣江面的孤独而翻开的一部诗卷;倘若你浪迹天涯,漂泊他乡,感怀吟咏;倘若你在冷风凄凄,秋雨淅沥的深夜,把诗夜读。你翻开的,吟咏的,夜读的假如真的刚好是这首思乡曲,那么你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思潮萦绕于脑际,心灵深处有一缕乡愁从朦胧的思绪中缓缓走来,很快会闪现在记忆的天空。于是,一段久已淡化了的还未曾忘却的往事,一种情意缠绵的思念,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一种望穿秋水的企盼都会从遥远的世界飘然归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西蒲州,诗人的故乡。并非指现在的山东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作这首诗时,王维才十七岁,正在长安游历,谋取功名。繁华的都市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热衷于仕途的年轻人来说有多么的诱惑力啊!然而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在历经沧桑之后,面对着茫茫人海,孤独寂寞的时候,何况又正值佳节之际,对故乡的怀念更牵动着这颗少年游子的心。此时此刻,这种思乡之情使他倍受煎熬。诗句一开始就用了一个'独'字,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情感。接下去,同一个句子用了两个'异'字,进一步突出了'独'的性质与程度,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特殊处境。二句意思:每遇到佳节,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父母兄弟们。'每',每次,所有的佳节。'倍',加倍。这个词的运用包含着:平时的日子里也总是不断地思念亲人。如果改'倍'为'便',就没有这个意思了,份量减轻了。'倍'词的运用,使诗的形象丰满了,内涵增大了,意境深远了,可见王维炼字之纯青。词在语言里使用久了,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及表达能力的需要,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转移了。'亲',在这首诗当中专指父母,属词义扩大范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境。
茱萸,落叶乔木,有浓郁的香味。相传,古代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灾,应赶快回家,让家里人做绛色袋子,装上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以避祸。桓景回家就照费长房说的做了。当桓景从高处下来回家的时候,发现鸡犬牛羊全都死了。后世人们在九月九日聚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认为可以避灾长寿。遥知:在远方想到。这个词像纽带一样把相隔千里的丙地亲切、自然地联系到一起。按一般的构思方式,作品的后半部分,应该接续前文的基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或寄情于景,或直抒胸臆。
而诗人的高妙之处却偏不承接上句之意,反而讲述了在家乡的'兄弟'思念自己。作者设想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重阳节这一开,家乡的兄弟们都登到高处,每个人头上插满了茱萸。他们互相观望,此时此刻,大家一定会自然感到就缺少我一个人,肯定会思念起独在异乡客的我了。兄弟思我之情可见,自己的思乡之情也就更加突出鲜明了。这种写作的创新不仅避开了俗套,而且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容量。这种构思的方法曾被很多敏感的文学家所捕捉,请看同代诗人罗邺的'雁':'暮天新雁起洒下汀洲,红蓼花开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诗的大意:在傍晚时分,新来的大雁从汀洲稀疏的红蓼花中飞起,这里是一片水国秋光。想到家乡今夜月光之中,必定有人有江楼之上对月远怀吧)不写自己触景生情思念故乡亲人,却写故乡亲人想念自己,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忆乡情重。
古往今来,游子,思乡是文学作品中长久不衰的主题,独在他乡思念亲人的感受可谓人皆有之,但王维之前却没有人用这样朴素精练的语言成功地表达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经王维写出,就不胫而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了。如果没有王维当年在长安游历,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人类的这种微妙、丰富的情感思维,就没有人来一语道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