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的菊花之争
深秋初冬,寒气袭人,百花凋零。可就在这瑟瑟寒风中,菊花却正怒放着,给寂寥的大地陡增了无限勃勃生机。古代很多文人都对菊花情有独钟,特别是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轼,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他们三位的菊花之争资讯,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大侠出手诘难,安石自有一番辩解
据《西清诗话》记载,有一天王安石心血来潮,写了一首菊花诗,名为《残菊》,其中有两句为:“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不想,欧阳修看后却提出了异议,他笑着对王安石说:“深秋季节,百花落尽,唯有菊花在枝头繁盛怒放,你怎么能说是残菊遍地呢?”
说完这些,欧阳修意犹未尽,便又在诗后跟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他想提醒王安石,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别犯让别人笑话的低级错误。
对于欧阳修的提醒,王安石却讲出了自己的道理,他辩解道:“我这样写是有理由的,《楚辞》里不是有句‘餐秋菊之落英’吗?难道欧阳先生没有学过吗?”他据理力争,以典故来证明自己这样写是有道理的。
至于《警世通言》中讲述的苏轼给王安石的菊花诗挑刺儿的事,则比《西清诗话》中的记述更为生动。
话说这天苏轼去拜访王安石,正赶上王安石在睡午觉,苏轼便在书房里等候。
正在苏轼颇感无聊时,他突然瞥见书桌上放着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诗句云:“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看后,不禁觉得可笑,他心想:“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呢?”
想着自己仰慕的高人也会犯如此低级错误,苏轼便一时技痒,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就在黄州的秋天,他发现,秋风过后,确实是满地铺满金菊花片。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同样是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的区分。
于是,苏轼在感叹自己当初对王安石的轻薄同时,也决定当面向王老前辈承认错误。
诗话对决小说,两则轶事孰真孰假
看完这两则轶事,你是不是会觉得个中相似度太高,怎么大文豪王安石这么爱写人们不熟悉的菊花落英?怎么另外两个大文豪都爱轻率地质疑王安石呢?
况且王安石所做的两首诗中,无论是“残菊飘零满地金”,还是“吹落黄花满地金”,也太相似了,以王安石的水平,不应该写出如此雷同的句子。
这不免令人生疑,两则轶事,是否有一个是假的呢?若果真如此,这两则故事中,到底又是哪个更可能为后人杜撰呢?
要想解疑,我们还是从记载这两则轶事的两本书说起。
欧阳修诘难王安石菊花诗这则轶事,记录于《西清诗话》。这本书的作者名叫蔡绦,他的父亲就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蔡京。
客观来说,蔡绦虽然在政坛上一如其父,窃权弄柄,人品恶劣。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有一定贡献的,那就是编撰了《西清诗话》。
据考证,《西清诗话》成书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九月以前,此时距王安石去世的1086年也就不到40年的光景。以蔡绦对王安石诗文的崇拜,把这件轶事记录下来,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相比于《西清诗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则成书于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距王安石生活的年代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书中记录的苏轼挑刺王安石的可信度,自然不如《西清诗话》。
再者,从冯梦龙的创作过程来看,《警世通言》是冯梦龙将前代、今世的传说野史经过搜集整理,然后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而成的,其真实性也会打上一些折扣。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警世通言》中的苏轼挑刺王安石菊花诗的故事,很可能来自于《西清诗话》中的欧阳修诘难王安石。只是,冯梦龙也许因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将欧阳修变换成了苏轼。
伊本傲洁清雅,文人都爱拿她说话
其实,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两则轶事谁真谁假,毕竟《西清诗话》也只是辑录了诗人的言行,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也是存疑的。倒是两则轶事中有关菊花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无论是蔡绦、还是冯梦龙,为什么都爱把菊花作为大文豪之间交往的媒介呢?
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这还得从中国人对菊花的情感说起。
由于菊花开在深秋初冬,此时正值“百花杀”的萧瑟之时,因此自古以来,人们便把菊花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赋予其人们理想士大夫的人格与气节。
王安石辩解中所说的“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引的就是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由此可见,早在屈原那个时代,人们就用菊花来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了。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无论是宋时的蔡绦,还是明时的冯梦龙,都有感于王安石、欧阳修、苏轼三个大文豪如菊花般高洁的人品,才以菊为媒,把他们联系到一起。
而切磋菊花诗这一轶事之所以让后世学者念念不忘,就是因为王安石虽与欧阳修、苏轼是政敌,但他们彼此却能在文学上惺惺相惜,互为知音,没有把政敌变为人生的私敌。
在王安石主持变法前,欧阳修与王安石交往甚密。但当王安石开始变法后,欧阳修虽对王安石的新法有所抵制,但两人却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磊落人品,才有了欧阳修诘难王安石菊花诗这一轶事的发生基础。
对于苏轼来说,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他在政治上是屡受王安石打压的。但抛却政治,两人却又是知音挚友。其中,苏轼专程拜访王安石的事,更是被后人传为美谈——
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王安石罢官在江宁隐居,苏轼专程前去拜访。两人不仅同游钟山,而且还诗酒唱和,谈禅说佛,并相约都在此居住做邻居。两人相处三十多天后,才依依不舍地分别,王安石送走苏轼后,对人长叹道:“不知道还要几百年,才有这样的人物!”
纵观历史,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轼之间,虽为政敌,却都能以平静豁达的心态、正直坦荡的心胸视敌手为知音,这一品行,实在让人敬佩。如此言行,被后人用高洁的菊花来比拟,也就不足为怪了。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