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三忌的论文

文章 2019-07-13 23:09:05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 要: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堂语言表达。切忌信口而讲,针对性不强;语无伦次,游离出主旨;表达冗繁,频用口头禅等现象的出现。加强语言修养,使得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远追求的课堂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 案例 三忌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问。“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1]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功力,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成为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是对教师语言能力的一个挑战,因为说的恰当要比说得漂亮更好。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不能信口而讲,语无伦次,表达冗繁。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注意三大忌讳:首先就是要忌信口而讲,针对性不强;其次是要忌语无伦次,游离出主旨;最后是要忌表达冗繁,频用口头禅。当然,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并不是仅仅需要注意以上几点。因此,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去不断总结、不断改善,进而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下面就从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以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忌信口而讲,针对性不强。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备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需要做的。课前认真备课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如果教师在上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充分熟悉教材,不推敲教学语言,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课就有可能出现信口而讲的局面,进而使得课堂教学目的出现偏差,同时也会使得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所降低。

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聘到了一所中学当语文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学识很自信,就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工作。开学上课时,当他取出教材,才发现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版本和设计早已不同于他自己上初中时的那样了。这时他便不知所措,但是又碍于情面,只好硬着头皮讲了下去。结果使得课堂教学语言十分凌乱,整节课下来,学生都不知道他讲的主旨是什么,课堂乱成一团。他还生气的说道:“现在的学生怎么连这么简单的课文都理解不了呢?”而学生都认为他语言表达凌乱,缺乏教学经验。这样,就从一开始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虽然这位教师是从师范类院校中最好的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同时他也的确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由于他没有提前进行任何的准备,就去信口而讲,从而导致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语言的针对性不强。他自己以为讲明白了,可学生却如同雾里看花。因此,教师如果不在课前进行积极认真的准备,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在课堂实践中就将很难达到高标准和高要求的教学目的。

二、忌语无伦次,游离出主旨。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语言表达和交流为主。因此,语言的简洁、精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有利于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的教师上课主次不分,不分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就说到哪,东拉西扯,语无伦次,游离主旨。

一位语文教师要讲《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这是由我国著名作者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中的一章,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如何使用计策,在三天的时间里造出十万只箭的故事,大家知道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物,我们在前面一篇文章《火烧赤壁》里面提到过这位军师,同学们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吗?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在《水浒传》中也有一位军师,他的名字叫吴用,这个人没有什么功夫,只会出出主意,他肯定打不过豹子头林冲,说道豹子头林冲这个名字,你们来看看人家豹子头这个外号起的多有水平,比起你们给别人起的“电线杆”、“冬瓜”一类的好多了吧,所以,你们在下次给别人起外号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这位教师由故事说到人物,又由诸葛亮说道吴用,又由吴用说道林冲,由功夫说道外号,由外号说道起外号,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不着边际,完全游离出了课堂教学的主旨,这样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呢?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和主次。只有使用合理的思维逻辑和恰当的技巧方法来进行课堂导入,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的转换到新的课堂和教学内容之中;只有在课堂实践中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不游离出主旨。

三、忌表达冗繁,频用口头禅。

口头禅是由于语言习惯和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多元化影响而逐渐产生的一种语言表达模式。一些教师喜欢说口头禅,完整的意思由于加进了教师自己的口头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语言显得支离破碎,相当冗繁,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整句话的理解,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一位教师在讲《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这样说道:“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个平凡的父亲,是吧,一个父亲送儿子到火车站的故事,是吧,父亲在爬月台是吧,还有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是吧。文章通过儿子对于父亲背影的详细入微的描写,是吧,写出了一段伟大而感人的父爱,是吧。”

这位教师的口头禅是“是吧”,本来简单的两句话,在他的嘴里变得罗里罗嗦,相当冗繁,“是吧”就占了一半,这样的教学语言如何能让学生明白老师到底想要说什么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掉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表达的清楚和连贯。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如能把握好课堂语言,抓住语言艺术化的特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艺术的关键,就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魅力。”[2]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语言艺术的人。加强语言修养,使得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远追求的课堂目标。

参考文献:

[1].蒋红玉: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J].《金色年华:下》.2009年第4期.

[2].高洪民、孙华天: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多重意义[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