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商隐《夜雨寄北》有感:用图画来回答期盼

文章 2019-07-13 22:57:26 1个回答   ()人看过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一首诗的题目,在有的版本上叫做“夜雨寄内”,这就意谓着是给他妻子的。但有人争论说: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仍当作寄“内北”。(《玉溪生诗集笺注》)好在这位权威的注家比较开通,不管是“寄内”还是“寄北”,他承认内容一样是亲情。又有人考证,这首诗是写在他妻子王氏死后,应该是写给在北方长安朋友的。虽然如此,霍松林先生仍然认为当作“寄内”解更为确切。

中国诗人号称以诗缘情言志,但是,把自己私人的心扉向公众敞开的,大都是友情;爱情,对妻子的亲情,是比较少的。《全唐诗》中以“寄内”为题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占了四首。四首之中,有两首又是身陷囹圄之时。乱离之时,想念朋友是堂而皇之的,想念妻子,就要隐蔽一点。杜甫那首很著名的想念妻子的诗,把肉体都写到了:“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但是,题目不叫“寄内”,叫做“月夜”。李商隐善于写爱情,而且写得缠绵绯侧,题目却叫做“无题”,至今令学者猜测不定。

这首诗的内涵究竟是和妻子的亲情,还是朋友的友情呢。我想,阅读时不必深究,反正是一种很深的感情。就是友情,也不是一般的,而是相当深厚的。

开头第一句的“君”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男性。在古代,大多也用于男性,其义为含地位品格高贵,有时也用于女性,也有在夫妇之间用以互相称谓的。用“君”来称女人,就意谓着对她的品格的尊重,是很客气的,正式的,不是很亲妮的很随意的语境里能够使用的。

作为近体的绝句,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有犯规之嫌:两个“期”字,重复了。因为绝句一共就四句,每句五字或七字,因此每一个字都要有用处,甚至规定都是实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像在古体诗中那样可以使用虚词(语气词、连接词)等等。因为虚词词汇意义比较抽象,本身的独立含意是不太具体的。不太具体而占了一个字,就有点浪费了,同一个字重复就更是浪费了。这一句里如果有纯系重复的字,则当是缺失。但是,千年以来,再苛刻的诗评家,也没有挑剔这两个“期”。本来要回 避这种重复很容易,把“期”改为“时”:“君问归期未有时”,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可能有些潜在意味的损失。因为第二个“期”,强调一种失望的感觉。你的“期”,是日期,更重要的是期待,二者通通没有,不但是近日没有行期,不能马上回来,就是未来何期,也没有确定。日期和期待,双重意味,表面上是日期,深层的是期待,是思念。两个“期”字,表明诗人不想用委婉语,而用直率语正面冲击对方的心理。

第二句有点奇怪,没有确定的日期,是什么道理呢?没有道理,却只有一幅图画:“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不是诗人不能及时归来的原因呢?巴山,是一种阻隔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夫妇思念大都是以空间距离为主。《古诗十九首》中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己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如果是这样,下半句应该加强巴山道路险阻之感,但是,接着来了夜雨,也可能是增加了行程之困吧。但是夜雨的结果是“涨秋池”,这和回家有什么关系?秋水涨满了池塘,又不是大水滔滔泛滥。何况从四川到北方好像也不走水路。巴山夜雨涨秋池,不是归不得的原因,而是诗人眼前即景,中心意象不是巴山,而是夜雨,巴山只是点明了诗人的居所, “夜雨秋池”这样的图画、景观之外,有一双眼睛在看,看着夜雨涨满了秋天的池塘。这里应该有一个涨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涨得那么满的吧?那么是诗人眼看它涨得越来越满的吧?这一双眼睛是长久不动的吧?是无言的吧?是没有明确的目的的吧?是无奈的吧?这种无奈,是你也能从这幅图画中领悟到的吧?有些学者在解读到这里的时候,说:其中有“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其实是太坐实了。与其说是明确的愁与苦,还不如说是无言的怅惘。

第三句,是绝句诗艺的灵魂所在,给读者突然一个转折之感。原来是一幅图画,一双凝神的眼睛,一个静止的空间,突然变成来了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大幅度转换,到了另一种情境之中。“何当”,是一个设想,是一个想像的跳跃:什么时候共剪西窗烛。蜡烛烧的时间长了,中间未烬的烛芯就会影响烛光的亮度,必须剪掉。因此用一起剪烛,来代替彻夜长谈。这是用图画代替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拿手好戏。如果直说:什么时候你我能相会,彻夜长谈,就没有诗意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上一页:杜牧图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