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那支篱边摇曳的菊

文章 2019-07-13 22:31:28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陶渊明很爱菊,一生也创作了很多关于菊花的诗,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那支篱边摇曳的菊’,欢迎大家阅读。

一不需折腰的少年

陶渊明的人似乎和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联系最紧密。这典故后经李白一借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声名大振,历史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着腰立身做人。

其实,陶渊明的身世很丰富,远不是一个典故所能简单概括的。

先说一下陶渊明祖上的来头吧。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那可是东晋第一功臣。权力最盛的时候任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兼任荆、江二州刺史,“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其权力之煊赫,在东晋王朝可算首屈一指。

陶侃是真正的草根出身,家徒四壁,身无长物,最能形容他青少年时的身家。但是,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仗义,勤勉,机敏,胸怀大志,最终成为国之栋梁,青史留名。承祖辈的荫蔽,陶渊明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就出生在这三世高官的钟鸣鼎食之家,可谓手中握着金钥匙落地的宠儿。然而,他的人生似乎正应了所谓“富不过三代”的谶语,到陶渊明父亲时,家道衰微。陶渊明九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和妹妹随母亲只能到外祖父家生活。至于陶家怎么一下子败落到这步田地,史无记载。

外祖父孟嘉是当世名士,且魏晋名士的派头十足:“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简直就是一个老庄再世。

外祖父家藏书多,陶渊明装了一肚子经史子集。陶渊明的血管里毕竟还奔流着乃祖乃父的血液,因而很看重祖辈的殊勋伟业,尽管受他的外祖父影响很大,但是,少年的陶渊明还是斗志昂扬的。所以,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在他的身上都打有鲜明的烙印。

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可不是淡若秋菊,而是一只雄鹰。“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就是陶渊明的志向,志在四海,豪气冲天,恨不得像他的曾祖父陶侃那样,一刀一枪搏他个名垂丹青。

所以,鲁迅先生评道,“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鲁迅透过历史的时空,看到鲜活的青年陶渊明环视周遭,搏击长空的壮志。

二不愿折腰的壮年

陶渊明出山求官已是29岁的“大龄青年”。

东晋是“门阀士族”当权的王朝,他们的子弟一出生就是人上人,就可以承袭爵位、官职,国家重要的权力都被他们所把持。“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氏族,是东晋最具权势的士族大姓。

陶渊明的三代祖辈虽然在地方担任过显赫的职务,但是,由于他的庶族出身,门第低下,很难进入王朝的上层社会,这也就注定了陶渊明求仕的历程充满了艰辛。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期,也是强者擅权,“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风云激荡的时期。无疑,这样的历史时期外出求官,也增加了很大的危险性。他本来是怀抱“大济苍生”宏愿豪迈出门的,但是,现实让他很快遭到了迎头一棒。

他的第一任职务是江州祭酒。这是一个州里负责礼仪的文职幕僚,没有什么权力,只是在场面的繁文缛节上精心应酬的小吏,加上出身庶族,屡遭白眼,陶渊明深感“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也就是自己感到不能不适应做这个小官儿,不久,自己主动辞职回去了。

是什么不适应呢?

这时的陶渊明已经是一家之主,虽然有第一次求仕的无奈而返,但是,乡间毕竟不是他久留之地,为了全家的生计,也为了他心中尚难泯灭的英雄情结。

去留犹豫之间,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没去就职,开始像以前一样“躬耕陇亩”,向田间取食。但是,陶渊明毕竟不是农民出身,很快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缺吃少喝,自己也弄了一身的病,生活陷入了困顿。

不久,陶渊明投身地方军阀做镇军、建威参军,也就是地方军中的高级幕僚,这样,他的壮年的命运就和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桓玄、刘裕——紧紧联系在一起。

桓玄当时做荆州刺史,控制着长江中上游,为东晋西部门户的守门人,实力雄厚。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陶渊明到荆州,投身桓玄门下做参谋。

桓玄野心勃勃,正时刻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了解内情后十分震惊。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合谋,做这个野心家的爪牙。他在诗中表明了这种心迹:“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有悔恨之意,怅然之叹。同时,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叹息——“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恰巧,隆安五年(401年)冬天,母亲病逝,陶渊明辞职奔丧回家。

母亲突然病故, 让陶渊明险些蹚入污水的脚,意外地收了回来。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攻入都城建康,夺取军政大权,第二年,他又废去晋安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楚,天下震动。

陶渊明此时正在家躬耕自资,五柳树下望风云突变,庆幸之余对桓玄称帝不屑置喙。“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很有点世外桃源里生活的味道。

元兴三年(404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手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很是振奋,毅然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这一惊险之举,让我们分明看到陶渊明血脉里英雄气息的波澜,那个闲人逸士的影子一点都不见了。

陶渊明深为刘裕的壮举欢呼雷动,也似乎看到刘裕复兴东晋的希望。刘裕执掌政权后的政治行为会对陶渊明的下半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刘裕权柄在握后,确有不凡之举。东晋王朝此时已“百司废弛”、积重难返。但是,经过铁腕刘裕的“以身范物”,严厉整饬,很快形成了“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的可喜局面。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乃祖陶侃雷厉风行的特点,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陶渊明很快窥见刘裕的政治野心,颇感失望——对刘裕的失望,对现实的失望,对政治的失望。

刘裕为了培植亲信,剪除异己,竟然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更令人愤慨的是,他把众人“皆曰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的重要职位。这些黑暗现象,让陶渊明认为自己有必要急速抽身而返。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陶渊明决绝地从刘裕帐下辞职。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风雨飘摇的时代,使陶渊明在这个任上只呆了两个月。这年三月,刘敬宣离职,他也随着去职。

同年秋天,陶渊明任太常卿的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个职务相较他的两任幕僚,是一个实职,按说,陶渊明应该在任上踏踏实实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绘制他的现实版的桃源梦吧。其实不然,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抱任何希望,更多的是心灰意冷,死灰里一点暖意都摸不到。哪怕最小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促使他触怀去职。

那条导火线不久等到了火星。陶渊明到任刚刚八十多天,碰到浔阳郡督邮来检查工作或考察工作,秘书提醒陶县令说:上级领导来视察,“当束带迎之”,也就是衣冠整齐地去迎接。他叹息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断断续续过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十三年,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最终绝望地一叹,回到了田园。

一篇绝世之作《归去来兮辞》诞生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