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形象解读

文章 2019-07-13 22:07:11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杰出作品之一,那么作者在这首《归去来兮辞》中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阅读下文了解与学习。

陶渊明《归去来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於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舆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关于陶渊明,中学教材或教参一般有如下介绍:

1、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九江市星子县)人,字元亮,后改名为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2、陶渊明的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 萧统《陶渊明传》云:“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宋书·隐逸· 陶潜传》与《晋书·隐逸·陶潜传》所载略同。

总而言之,陶渊明是田园诗人,是隐士,厌恶官场,傲骨铮铮,品行高洁,不愿同流合污。

但是,读了他的诗文,读了他的一些代表作,也就是中学课本里的《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其三)、《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等,感觉并非如此。他自然是个诗人,是个田园诗人,但它算不上一个隐士,他与一般隐士有太大的不同;他的所谓“厌恶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等等,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也不能得到丝毫的印证。

下面只以《归去来兮辞》为例说明之。换言之,在此只说说《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所写内容,正如它的题目,就是“归去”,也就是辞官回家。具体情况,我们依段分析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首段,主要写了他“归去”的心情、思想。大致包括五个方面:

1、他归去的义无反顾(“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2、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3、他对自己迷途知返的庆幸(“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他归去途中的愉快(“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他归去赶路的急迫(“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次段,主要写了他“归去”后的家庭生活及心情。大致包括五点:

1、他进家门的急切。(“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2、他家人的迎候。(“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3、他回家后的惬意。(“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他的居家庭园生活的乐趣与自适。(“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他归去的当然。(“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三段,主要写了他这次“归去”后的生活打算、活动安排及人生感慨。大致包括三点内容:

1、他决定从此断绝与外面的交往,今后不再出去做官营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据有人考证,陶渊明一生前后有过五次出官的经历,前后跨时13年。第一次,在29岁上,“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辞职后,赋闲在家6年,一口气生了5个儿子。第二次,36岁,投奔江州刺史兼荆州刺史桓玄,因生母孟氏去世返家居丧(这是礼法规定,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居丧)。第三次,40岁,投奔刘裕,任参军。刘裕在灭了称帝的桓玄后,大事铲除异己,陶渊明见状,离开了刘裕。第四次,41岁,投奔刘敬宜,任参军。四个月后刘敬宜被朝廷解职,陶渊明自然也离职了。第五次,42岁,在叔叔的推荐下做了彭泽令,八个多月后辞职。

一般译者,认为其中的“世与我而相违”一句是“官场与我相悖”的意思。实在错得离谱。实际意思几乎相反,它说的是:这个世界对我很是抬爱,在诸侯及家叔的惠爱、同情之下,我做了官,但这做官之事与我的“爱丘山”的本性相抵触。其中的“与”是扶助、帮助、支持、抬爱的意思。

2、他决定在家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跟家人聊聊天,在书房弹弹琴,练练字,或是春耕时候去田里做做农活,或是在农闲的时候或乘车或坐船四处逛逛,欣赏一下山川美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他欣羡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感叹自己盛年不再,生命即将终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四段,主要写了他“归去”后对于自己余生的感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1、他决然与过去的官场生活告别,彻底放下世俗的营求,委心自任,让余生回归本然。(“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2、他要过合于他本性的自在、自由、自任的生活,或良辰独步,或拄杖稼穑,或登高长啸,或临川赋诗,总而言之,他将决然这样度过自己的余生:顺应自然,乐天知命。(“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以上是对于《归去来兮辞》的逐段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归去”(辞官回家)的高兴与惬意。他辞官后,过的是轻松自适的世俗生活,与家人团聚,与邻里来往,绝不像那些与世隔绝的隐者。因此,说他是隐士,很不恰当。

至于说他“厌恶官场,傲骨铮铮,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云云,更是无从谈起。作者为什么辞官,他在诗中没有提及半个字,整首诗中,也找不到他对于社会、世俗、官场的任何不满,有的只是有违自己本心的悔恨,以及迷途知返的庆幸。而且,从诗中看,陶渊明对于社会,非但没有表达不满,反而还有感激之意,这就是“世与我而相违”一句。这一点在“并序”中深有印证: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显然,做官是陶渊明的无奈选择——“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他必须养活一大家子。为了养家,经过亲友的提醒,他自己也有做官的想法,所谓“故便求之”就有这个意思。他任为彭泽令,明显得到了“诸侯”和家叔的帮助,而且运气不错。对于他们的帮助,他怀有感激之情:“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序言里的这一笔,我想是“世与我而相违”一句的最好印证。

当然,说到辞官原因,本诗“并序”中说得较为清楚,这就是上文引述的剩余部分:

“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从序文中看,陶渊明的辞官,是因为做官与他的“爱丘山”天性相抵触,甚至到了“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程度。也就是说,哪怕受冻挨饿,陶渊明也要辞官归去,因为做官实在让他身心痛苦。面对饥冻之切和违己交病的两难抉择,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做官有愧自己的“平生之志”,这就是作者对于辞官原因的陈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面这段“并序”中,有一句话值得特别重视,这就是:“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这一句道出的事实是:陶渊明过去多次出去做官,都是迫于自己的生计。这跟他最后一次去做彭泽县令,目的毫无二致。至于他的多次辞官,很可能正如他自己所说,“性本爱丘山”,也就是说,陶渊明既无做官的兴趣,很可能也缺乏做官的天赋和能力,因为《晋书·陶潜传》里说》:他初次担任“州祭酒”时,因为“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他天生就该是个农民。

不过,关于陶渊明的辞官,也有“畏罪”一说。有人说,陶渊明为什么见督邮要来就跑,是因为他有经济问题,说先前他的任职拿的是死薪水,养不活家人,自己的酒钱更是没有着落。现在是县令,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官,有公田之利,还可能有灰色收入,甚至有贪财纳贿的嫌疑,不然怎么可能从“瓶无储粟”一下子就“有酒盈尊”?怎么可能家里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做了几个月的县令,他终于解决了余生的生计问题。又说他已有足够的官场经验,先前一定经接待过上面来的官员,懂得官场过规矩和礼仪,怎么偏偏一见督邮就跑呢?督邮是什么官?他是州郡一级的监察官,相当于现在的上一级的纪委书记。又说他虽说“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但他实际并未去武昌奔丧,而是直奔家里,云云。这确实有点意思,不过,仅供参考 ,希望不会破坏陶渊明老夫子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总而言之,《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是"归",不是“隐”;是引而退,不是退而隐;是“委心而归”,不是“愤世而隐”。陶渊明的实际情况与现行教材、教参对他评价有很大不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是否有太多的教条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