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多传统教法和现代教育理论存在争议甚至矛盾。如语文教师需不需要就课而备课?语文课堂上老师该不该讲?讲多少?什么时候讲?语文课堂如何实现人文性教学?等等。本文中,就上述问题谈谈笔者的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备课;讲授;人文教育
教学改革,素质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然而在漫长的改革进程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清规戒律不少,包括过去为适应需要,由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条条框框,也包括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语文教学理论。下面就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几个要点也是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备课
一般认为,备课由三部分组成: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材是实实在在的,教师可以将每一点落实到书面上;教法,则需要伤些脑筋,孔子的因材施教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教师手中至高无上的法宝;而学生,教师在备课中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是与“实”的教材相对的,是“虚”的。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状况,是不能预料的,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去猜测,从而设定可行的教学方案。正是因为这样,教师的备课任务才显得严峻。语文教师的备课究竟该备到什么程度呢?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当讲到陶渊明辞官归田的经历时,有个学生突然插问道:“老师,做官有什么不好?他自己只要做个好官不就行了吗?还可以为百姓做事。为什么陶渊明辞官不干了,就是情操高尚了呢?”当老师正揣摩这话的含义时——“是啊,他这是逃避。”“要是所有人都自命清高,那不是放着官场让贪赃枉法的人占领吗?~也太没有社会责任感了吧?”“不善周旋,就用‘不为五斗米折’来开脱,这种人心理脆弱,也不配做领导!”……
教室里笑声一片。此情此景,所谓的备课已经土崩瓦解。那么,顺势引导,即兴发挥,才是正确的选择。而沉下脸来,对学生这种以现实来曲解历史的做法加以斥责的“教条主义”做法是教师们首先要摒弃的。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的同学们以及老师似乎还不能平静下来。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他们谈到了人生的选择,谈到了儒家的“穷则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谈到了心系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谈到了陶冶性情的大自然……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只是作为讨*群体中的一员,甚至,教师的思路在学生的带动下,已经违背了教材的框框。笔者认为,这种违背和超越正是教改所迫切需要的。
显而易见,学生活跃起来的课堂才是素质教育的标志。同样,这堂课的备课量是惊人的。事前备课的内容基本没用上,这堂课是该语文教师用他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备下的课。
二、授课
语文教学改革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这也是所有学科中最受非议的一种做法。为了让教学改革的成果更加显著,有些学校甚至教育部门干脆制定各学科统一的教学模式,并制定成套的教学程序。弄的谁来上课都一个样,甚至严格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讲课不得超过多少分钟,要掐算好时间,时间掐得好,掐得准,是一堂课成功的条件之一。最典型的有一所学校追求和倡导“哑巴上课”的境界,教师不说一句话,学生就会了,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从教育理论上讲,“不讲”或“少讲”,充分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老师不讲”的课堂,对于语文学科而言,真的是最可取的吗?语文能力的培养,着重在四个方面——听,说,读,写。学生的这些能力,要靠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系统的培养和锻炼,不仅离不开教师的“讲”,反倒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学生需要语文教师语言逻辑的熏陶,需要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感染。善“说”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善“说”才更体现语文教师的才华和智慧。 既然“说”是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的“说”呢?某位老师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课时,一番深情的朗读把学生带人了淡淡的忧伤之中,之后他用整节课时间给学生讲徐志摩、林徽茵以及陆小曼的恋情,学生似乎在老师的讲解中进入了徐志摩的世界。末了,该老师在下课前将自己的理解和内心感受传达给学生:“人们都说,《再别康桥》是抒写诗人对母校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我看他表达的其实是对流逝的岁月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一种心痛。”下课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去查阅了徐志摩的相关资料,生平、爱情、诗集,并在课间延续了一段时间的交流和讨论。在语文课堂上,尤其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学生需要感染。深情的朗读以及真实的内心交流,这位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成功地打动了学生的心。
教师盼讲,宗旨是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习需要充分的背景和广泛的想象空问,这需要教师去说,去提供,去引导;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的高屋建瓴,一语破的,需要启迪。
三、“大纲”中的人文教育
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到授课再到辅导检测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最基本的参照。它对于教师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近年来,大纲中增添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但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教条地执行大纲,生拉硬套“人文性”,反倒会扼杀很多宝贵的东西。
某教师上《活板》一课时,准备了许多辅助教具:塑料模型、胶泥等等。课堂上,边看课文,看沈括的叙述介绍,边组织学生动手模拟,让学生在现代课堂中再现古代印刷的情景。尽管课堂秩序有点乱,一会儿查书中的交代,一会儿跟老师要材料,一会Jfl又去参与他人的操作过程,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兴致盎然,没有一个学生不参与,不动手。之后,老师请大家谈谈操作的感受,学生们都有了亲身的经历,可以有理有据地表达了,虽然很好,但古代的雕版印屉4太麻烦,哪有现代技术快捷方便?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活字印刷的弊端,当然,他们是以现代印刷技术为参照听到这里,老师神情凝重,大声纠正道:“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有些同学却不了解这些,实在是太缺乏民族自豪感了!”接着,老师便将课堂的重心转移到民族灿烂文明史的回顾和陶醉中去了。这样的结局,叫人哭笑不得。
《学记》上说,“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导而勿牵”。强调的是教学要顺其自然。对《活板》而言,不一定非要上升到民族自尊心的高度。难道学生动手的过程就不是人文性?活板的科学性严密性就不是人文性?生硬的强调显得狭隘,反倒束缚了学生的想象,遮挡了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对于大纲中的人文导向,我们教师应做必要的分析,恰当的理解。人文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不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或内容。教师应做的是拓展要自然,升华要巧妙,在关键时候、恰当地方,教师那么一点,能钻进学生的心窝。
总之,在语文教改实践中,不能人云亦云。教改无论形式怎样,宗旨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必须突破一些陈腐的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教育改革。改革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唱高调。所谓改,所谓革,就是兴利除弊。正确的做法是,传统的东西,凡是好的、科学的,我们要继承;新兴的思想和理论,也不可以生搬硬套,一切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讲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目的。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