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四法阅读教学论文范本
一、阅读第一法:读书要明确目的
每一次的读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疏通字词、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还是理解课文,深入读读出其中的内涵?是为了积累好词佳句而读还是发散思维而读?作为教师,都要心中有数,都要有“预设”。换言之,就是读书的目的要明确,不明目的的朗读只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学生的乏味及课堂的空洞无味。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一接触课文,我们需要读,这个时候是为了扫清文字障碍,目的明确了,读书也便有了效果。学生不明白的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会马上做上标记,等待交流。再读课文,我们需要明确文章写了什么。也就是把一篇篇“长篇大论”读“瘦”,读成一句话。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接着,我们就要求学生“品读课文”,这个时候要找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来读,读出内涵,读出味道。总而言之,目的明确了,朗读就会高效。
二、阅读第二法:把握层次性和递进性
阅读,切记始终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譬如,学生已经能够流利朗读课文了,这个时候就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果还是让学生读熟练些,那么就会造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局面。所以,阅读教学中“读”,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一层高过一层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加深的过程。就像人们认识事物一样,总会先认识她(他)的大概容貌,等到熟悉了,才会注意她(他)的其他细节,比如,有什么爱好等等。同理,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与理解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程序中各“读”的环节要科学预设把握层次,抓住学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朗读。读出文章的精髓,读出预设效果。需要提醒一点:现在有的教师讲究“自读自悟”,殊不知读来读去什么都没有“悟”出来。这就是阅读的层次性没有把握好,教师没有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
三、阅读第三法:要读出与文本真正的对话
阅读教学读出与文本真正的对话,就是要走进文本中去。走进文本是阅读的高层次表现,是情感朗读的表现。我们常说读书要有感情,感情何来?就是要走进文本,与课文“融为一体”。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你说,我说,是对话;你读,我读,也是对话。”可见,读出与文本真正的对话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的情感空间一度开发,当阅读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生生交流,多边互动也便在课堂上“应运而生”,课堂才会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
四、阅读教学第四法:巧抓阅读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文本素材的挖掘,让学生体味文本语言的深层义、言外义。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一般都有“思维提升”环节。讲究“课堂小练笔”。练什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将相和》这篇课文大家都非常熟悉,最后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写写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遇到“矛盾”的事情吗?他们会如何说,如何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又上了更高的台阶。将相和的过程又延伸了。还有《草原》一课,我在蒙古包内和村长、老人吃饭喝酒的描写作者略去了当时的语言描写。让学生补充适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就是很好地抓住了作品的“隐藏”部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五、总结
课堂教学总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在有限的课堂内要让学生真正用心读书并思考,就要求用不同的形式去朗读———范读、导读、朗读、默读;齐读、分小组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作者:袁平芳 单位:河北省任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