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源头是歌谣》的阅读题及答案

文章 2019-07-13 21:35:33 1个回答   ()人看过

试题内容: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涛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汉末出现了许多五言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1.依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元前6世纪左右,周王朝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作诗,献诗,这些诗被编辑成了《诗》。

B.《诗经》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其中“雅”又因为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

C.汉代把《诗》尊为经典,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D.《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但二者的诗歌美学风格完全不同;相对于《诗经》而言,《楚辞》表现出了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2.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诗句并非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3分)

A.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B.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C.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D.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3.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高中阶段所学的《氓》及《涉江采芙蓉》在句式以及内容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试题答案:

1.D(A、周王朝派采诗官到各地搜集歌谣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B、“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错,应为多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C、“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 是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教观,并非《诗经》的诗教观。)

2.C(C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二首中的诗句;表现的是田园生活;A体现夫妇间的离情别思;B与D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

3.句式:(1分)《氓》是四言诗,“二二”节拍,形式僵化;《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五言诗,“二三节拍,相对自由。

内容:(2分)《氓》叙述一位弃妇从恋爱到被弃的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涉江采芙蓉》抒写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