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
摘要:由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相对以往有着明显下降的趋势。各项调查研究也充分表明这一问题现状。依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衡量,各大高校学生大部分勉强及格,而整体水平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终身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终身体育;大学体育改革;探讨
终身体育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成型,而终身教育概念也随之产生。随着工业化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以及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终身体育的涵义与意义
1.终身体育的涵义
终身体育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体育锻炼场所以及体育教育;其二,对公共教育进行保障,从而促进人一生的健康发展。终身体育不仅仅是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更是一种浸润到文化中,与道德、艺术、社交等方面紧密联系的社会行为活动。践行终身体育主要包括学前体育、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三个部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
2.终身体育的意义
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是人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生物特性的局限,人体生理机能由生长发育期发展到成熟期后,便会进入衰落期。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缓解人体生理机能衰落水平,并提高身体素质。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相应的生理发展阶段有着相应的健康促进作用。其中发育期的体育锻炼以促进人体健康为主,成熟期的锻炼则注重对体力与精力的保持。而到了衰老期,锻炼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健康程度,降低患病几率,延长人体寿命。所以,体育锻炼在各个生理阶段有着相应的健康目的与作用。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国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目标,就必须促进全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间利弊也有待商榷,尤其是体力活动的逐渐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逐渐增多,都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并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终身体育理念,势在必行。
二、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
1.体育教学目标狭窄
大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成绩评比以及教学观念存在误区等原因,导致体育教学主要针对的对象,并不是学生整体的身体健康、身体素质水平,而是片面追求眼前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成绩,从而忽略了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作用。没有在学校体育阶段建立学生自主、终身体育锻炼的培养机制,使得终身体育理念最重要的扎根阶段被荒废。
2.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
学校、教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以为学生有足够的自制力督促自己锻炼。而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将体育活动的时间用来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或者用作休息娱乐。3.体育知识教育不足体育锻炼不是盲目的运动,而是应该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对身体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锻炼。在体育课程中还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其制作相应的运动方案。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极度缺乏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从而无法使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方法。
三、终身体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改革的方法
1.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
首先要纠正以往的错误观念,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局限在一时的教学效果,而是应该以之作为基础,使学生具备自主、自愿,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意识、知识与方法,从而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念。将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作为终身体育目标下的阶段性目标,同时有意识地促进体育生活化的程度,刺激并加深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合理调整体育课程课时安排
大学课程学习仍旧是以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体育课被边缘化的程度甚至超过中学、小学,从而无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全身心投入,降低了锻炼效果与身体素质水平。笔者建议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其体育课程最低应开设满三年。并且注重学生的兴趣,开设多种不同的课程门类。从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选择性。同时,在课程制定时,要规划得科学合理,尽量将一些诸如游泳课、滑冰课等课程安排到下午进行。
3.重视体育知识理论教育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科学的规避运动锻炼中的一些观念与误区,为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打下基础,需要格外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要建立体育知识考核机制,并使整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中20%以上作为体育知识讲授环节,每学期期末考试时,需要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体育课整体成绩中,从而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
本文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做了探讨,并在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重视体育知识教育、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目标以及合理安排体育课程课时等方面提出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为高校体育教育从业人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周鹏.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26-128.
[2]刘智峰.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106-106.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