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柳州时期诗文浅析

文章 2019-07-13 21:07:40 1个回答   ()人看过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最终不得重用,远赴柳州。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文学成绩卓著。柳州时期诗文与永州时期的诗文不同,体现了一番新的境况,对此小编分享柳宗元柳州时期诗文的特点。

柳宗元(773�C819)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柳柳州”,诗文作品六百多篇。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也是他人生终结的四年,本文对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诗文进行浅析,体味命运的多舛,分析此时期诗文的创作特色,去探索柳宗元柳州诗文的美学价值。

一、一贬再贬的命运

唐宪宗即位后,因“永贞革新”的失败,柳宗元无奈告别长安,被贬为邵州刺史,在任职的途中,被加贬为永州司马。815年(元和10年),柳宗元收到诏书,返回长安,但仍得不到重用,再次被贬至柳州。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时回。”(《再上湘江》),是对柳宗元一贬再贬的命运的描述,浸透出柳宗元刻骨的忧伤和绝望。

二、沉痛与绝望的爆发

在柳宗元的创作生涯中,可以分为永州时期和柳州时期。永州时期的柳宗元,虽有贬谪之痛,却心怀希望,虽时常寄情山水以排解伤痛,却仍试图通过勤政治民而重新被朝廷重用。而希望破灭被贬柳州之后,柳宗元陷入沉痛与绝望,对南疆气候环境的不适应,荒蛮景象的畏惧,柳州的山水从此失去如永州山水那般的情趣,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也不再引起他的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沉痛与绝望。正如柳宗元在《岭南江行》中写道:“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柳宗元被贬至柳州,创作赠予刘禹锡等人的作品。登楼远眺,茫茫海天,狂风急雨,此景此情,百感交集,五味陈杂。整首诗情感浓烈,借景抒怀,充满悲愤。

柳宗元擅长借描写山水美景,贬谪的现状,多舛的命运,鲜明的落差,赤裸裸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引起强烈共鸣。“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搅腹戟与刀。”(《寄韦珩》)。柳宗元因贫病交集而命丧于此,最终化为无尽的沉痛与绝望。

三、饱蘸血泪的悲歌

柳宗元柳州时期的诗文,则反转袭用的风格和写法,他采用集中概括、简明典型地描写岭南荒僻诡怪的山水景象、土风民俗和谪宦的境况,笔锋一转直抒情感,创作的主题是谱写饱蘸血泪的悲歌,代表作有《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柳州峒氓》《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等等。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是其堂弟柳宗从柳州抵江陵,送别分离。江淹有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既有别离之不舍,又抒贬谪之苦痛,融会贯通,是首极具代表性的送别诗: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谪居柳州的柳宗元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乡诗文。柳宗元一贬再贬,深感被朝廷所抛弃,已步入穷途末路,他所有的希冀也就只能维系在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中。心已灰,步末路,黯淡无光,柳州时期的诗文表达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思乡之情,更多是他整个下半生饱蘸血泪的真实写照。

再如《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首诗把柳宗元思乡的悲切之意表现的淋漓尽致。沈约:“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本来只想与人登山,却没想到登高临远,更是悲切地思念起故乡来。

柳宗元在柳州时期,他主要写七言,也还是有一些五言的诗文,比如《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此诗描写柳宗元栽种柳树的的情景,语言质朴、生动形象,略带谐谑的情调,雅俗共赏。在作者看似兴致洒脱、活泼轻松、风趣幽默的语调中,实则暗含被贬他乡、前途渺茫的自嘲自讽的意思,紧扣题目的“戏”字,有人说它“一字一泪”。

四、结论

读柳州时期诗文会弥漫在“岭树重遮”“云烟”“愁肠”“海畔尖山”“瘴海秋”“荒墟”等一系列愁云惨雾的意象之中,基调都是沉痛和绝望的,是饱醮血泪的悲歌。

如此种种,柳宗元的沉痛和绝望深深地寄托在柳州的诗文里,他身心所承受到的痛苦远超过诗文所述。819年(元和14年),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