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⑵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2、能力训练目标:
⑴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⑵ 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3、德育渗透目标:
⑴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⑵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解决办法:
⑴ 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⑵ 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⑴ 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⑵ 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⑶ 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⑷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⑴ 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 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 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⑵ 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⑶ 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⑷ 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⑴ 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⑵ 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⑶ 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⑴ 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⑵ 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
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⑴ 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⑵ 作家、作品介绍。
⑶ 时代背景介绍。
⑷ 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⑸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本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⑵ 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⑶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⑴ 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⑵ 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⑴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⑵ 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⑶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⑷ 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⑸ 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⑴ 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⑵ 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⑶ 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⑴ 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⑵ 以乱易整(用,介词)
⑶ 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⑴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⑵ 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⑶ 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五、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
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⑵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
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⑵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
⑴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⑵ 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
⑴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⑵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
⑴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⑵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
⑴ 辍耕之垄上(往,到)
⑵ 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⑶ 是寡人之过也(的)
⑷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