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读书乐趣和课堂阅读教学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 读书指导策略 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和特定的视角对作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再创造性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进行更细致和深刻的阅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实现个性化、创造性地阅读。
一、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读书乐趣
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阅读几十篇名家名作是明显不够的,童年读书能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为人的后期发展埋下了精神素养的可萌发的种子。只要进入书的世界,学生就推开了一扇扇文学的窗户,久而久之,人类文明和道德的种子便会播种生长。而且,长期的阅读还会使学生们不断地产生幻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力的潜能。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爱好。
为了让学生喜欢读书,我采用的方法是:每天上课我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读两至三个故事,学生听故事时眼睛放射出明亮的光芒;回家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去读,讲给家长同学听,并做书签和手抄报进行展示;晚上,让家长读书给孩子听,可以是童话,也可以是科学知识,要求读整本书,让文字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进入孩子的脑海中。睡前进行10~20分钟的阅读,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们已经把课外阅读当成了乐趣和享受。
刚开学的一天,发下新书,我问:“书是什么味道的?”让他们闻闻书的香气,新书的气味扑面而来,学生个个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要读新书的内容。有同学说:“书的味道真好,让我饱餐一顿。”我们班有个爱书的学生在课前读完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后跑到我跟前,对我说:“王老师,我读过优美的童话后,感觉不一样了,我感觉很舒服。”我摸摸她的头,小小孩子已对文字感受深刻,这是阅读所带来的兴奋。
我们班上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在不断加大,逐步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合作的班级阅读氛围。家长也与孩子共同读书,学生们还时常相互交流自己那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感受,班级真成了书香乐园。
二、在课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1.直面文本谈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教师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方法,把阅读感悟还给学生。要非常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感悟,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在课前提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们直接自由地阅读课文,接着让他们交流感受,发表见解。学生甲说他一读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一段时,就感到阴凉舒服。说到这儿,他竟然把文章这一段流畅地背诵下来。学生乙说他喜欢“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些句子,因为脚是走路的,而爬山虎的脚却走一步拉一下,可真辛苦。学生丙说自己喜欢“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因为“漾起”这个词有动感,使景物呈现很美的样子。在教这一课时,还有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感悟。这说明学生们真正读懂了文章,在文章中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2.课内质疑促创造性思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及内在动力。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在读书学习中勇于质疑至关重要。读书如果不疑,就像刀不磨会生锈。学生的质疑过程,就是一个积极创新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与作者、与现实对话,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我对他们的疑问大加赞赏,并查阅了很多资料,给他们圆满的解答。对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这种不迷信权威,即使有时有点儿偏执,但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给予肯定。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充满质疑的自主阅读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和创新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只有在心灵自由和情动辞发时,才能萌发创新的勇气和灵感。
3.在感情朗读中体验内涵。语言的优美灵动,文章的情真意切,都要通过语文课堂的琅琅读书声来表达,而如果阅读课充满了繁琐的理性分析,就会导致思维训练和语言积累的不和谐。结果是学生们的思维训练有效,而形象思维则日渐萎缩,学生们无法从诵读中唤起生活体验,无法引发联想和想象的乐趣。这必将使学生失去语文阅读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就特别注重朗读成诵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到优秀读物的影响。在他们精力旺盛的时候,博闻强识,积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是很有意义的。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朗读中,从而提高朗读的效果。如《称赞》,这篇文章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难以用语言表达。同时语言上的清新甜润也不能忽略。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作品,让学生们先个人感情朗读,然后进行分角色读、师生对读、表演读,在多次的朗读之后,语言所蕴含的种种不可言传的情味都能得到很好的传递,隐隐听到学生们用心灵去感受语言的真实呼唤,体验到了这篇美文所特有的节奏音韵之美。
4.在合作中交流感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也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把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对信息的掌握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小组或班内交流,各抒己见,从而形成资源共享。
我在教学《乡下孩子》一文时,就尝试着让学生模仿诗人完成城里孩子的诗歌书写。每一个小组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他们互相启发,大胆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讨论结束后,形成了小组意见,派代表说。总而言之,学生一起集思广益,既激发了他们的个性化、创新性的思维,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英国一个哲学家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阅读,让孩子不仅拥有阅读的量,还拥有阅读的质。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形成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能力,这是阅读的真正归宿及目的。
参考书目:
1.阅读教学的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培养[J].安徽教育,2004(10).
2.“四个一”:推动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J].小学语文教师,2008(11 ).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