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的介入能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论文

文章 2019-07-13 20:40:08 1个回答   ()人看过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可有时学生却听得乏味无趣,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而现在多媒体的介入,情况大变,它凭借直观形象、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生动逼真的感觉,最大限度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1.创境悟情激发学习兴趣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讲读某些文章时,可以用多媒体的介入,会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不仅让学生感受美,还要让其知道美是怎样塑造的,这就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去体味作品的表现手法。作者能把荷塘景色描绘的十分别致,无比真切动人,充满诗情画意,不仅有静有动,而且还有形有神有色有声有光,这是由于他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艺术才华,娴熟老到的写作技巧。如作者写花,不仅写出了荷花的色彩,还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的动态:“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利用计算机演示了荷花多姿的课件,并配有优美的曲子,再用委婉的语调范读相应段落,此时屏幕上呈现出阿娜多姿的荷花,既状其态,又摹其情:“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通过几组画面把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荷花给人不同美感,呈现出来了:“明珠”温润透亮,是单看所感;“星星”晶莹闪烁,是总看所致;“美人”窈窕妩媚,是从神情姿态上展现出来的,当时同学们欣赏着荷花的多姿妩媚耳边又回响着动听的旋律,仿佛正与荷花零距离接触,尽情感受着荷花动静相间、无以伦比的美,可谓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此时,同学们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声形并茂、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课本中有些传统的篇目由于写作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久远,学生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只靠老师干讲,学生感触不深,如果巧妙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就会化难为易了。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讲授的适当时机,将电影碟盘《孔乙己》部分镜头显现在大屏幕上,使之充分感受到孔乙己可有可无的社会地位,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强烈反差,还有那已成为时代典型活化石般的穿长衫站着只知喝酒的孤苦人。从而体会到人物的特殊地位是由于封建教育毒害之深的结果,读书不仕,成不了统治阶级可又不甘心像普通人那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懒惰成性,自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尤其是断腿后的孔乙己,形象枯槁,用手走路,还不忘用口袋仅有的四文钱爬来喝酒,引起人们鄙视和冷漠的嘲笑。通过对画面人物的直接观赏,促使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塑造,控诉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与罪恶,表达了对孔乙己一类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思想感情。电教媒体它既可以活化教材内容,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防止学生产生乏味感,可以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用来营造教学情景,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片、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语文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富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可以用实物巧设情景,用动作表演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伴随情景,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这样的语文课才会使学生感觉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带着愉快的心情,感知并接受知识的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时间的吸引学生。如:小组分角色表演剧情,做游戏、唱歌等多种活动,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意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不死板,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4.多媒体技术要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讲课,不能因为新鲜有趣就滥用,两者必须有机结合科学利用,在教学实践中,一定注意教学媒体选择的程序和多媒体的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好媒体呈现的时机、方式、步骤和次序,把握好多媒体介入的最佳时间和最佳作用点,以便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不得滥用多媒体,要因教材而定,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多媒体技术合理适时地介入,才能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