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篇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1、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
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难点: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然后教师说:“既然数在数学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
二、合作探究:
出示教材中提供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清楚的把这些数表达出来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小组讨论。
四、汇报点评: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零
负整数数:
真分数
分数(小数):
假分数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0页(2)小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六、拓展延伸:
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这句话对不对?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数:
分数 (真分数、假分数)
(小数)
导学反思:
2、 整数(一)
学习目标:
1、比较系统地理解整数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读写法。
学习重点:准确掌握整数的各种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的意义。学习难点:在实际中准确的运用,通过交流和运用,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1、 5、0、 31、 7 -28
有理数有:()
整数有: ( )
负数有: ( )
二、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
1、整数的意义、读写法、改写、比较。
2、自然数。
3、计数单位。
4、数位。
5、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交流回答。
三、汇报点评:
1、我们在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臵叫做数位。
3、一个自然数从右往左数有几位,就是它的位数。
四、巩固练习:
六千七百零五万七千零六十写作( ),它是由()个千万,()个百万,( )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的。
五、拓展延伸:
8837中从左到右的两个8分别在什么位上,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
板书设计:
整数
1、整数的意义、读写法、改写。
2、自然数:0、1、2、3……
3、计数单位。
4、数位。
教学反思:
3、整数(二)
学习目标:
1、尽一步理解整数的各种特征。
2、在实际运用中准确运用。
学习重点:掌握数的整除、正负数等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数的整除、正负数的特征,并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1、一个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而且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2、1——20里的质数和合数分别是哪些数?
二、合作探究:
1、数的整除。
(1)倍数和因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奇数和偶数。
(4)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5)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2、正数和负数。
三、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
1、整数A除以整数B(B不是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四、巩固练习:
一幢楼一层记作+1层,五层记作+5层,那么地下二层记作( )。
五、拓展延伸:
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的数是奇数又是合数,百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这个三位数是( )
板书设计:
整数
整数A除以整数B(B不是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篇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一.数和代数 数和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理解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
教学过程: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认真地学好本单元,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整理和复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复习数的意义
举例说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教师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整数自然数 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比0小的数(以后学习的内容) 练习“做一做”
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
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当学生总结后,可归纳如下: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填写教材74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 什么叫数位?
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练习教材的“做一做”。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有关术语。 举例说说什么叫百分数。 练习教材的“做一做” 3.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和分数应怎样读?怎样写?
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1.讲述复习内容,提出目标要求 2.复习数的改写
(1)读出下列各数:235800345000 345000000 当学生读出来以后,让学生思考:
如何将这两个数分别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如何求一个整数近似数?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人什么联系和区别?235800=23.58万 345000000=3.45亿235800≈24345000000≈3亿
应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或其它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准确值时,用等号联接两个数,而求近似数,得到的是近似值,用约等号联接两个数。
(2)复习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比较与求整数近似数人何相同点?
让学生讲清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找出二者相同点: 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舍”或“入”都是由规定位数的下一位数值决定的。 完成教材76页下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之间的改写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先让学生举例说说分数有哪几种,然后做练习,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教材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教材第2题中(2)题、79页3题、4题。 教材5题、6题。
举例说说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36÷12=3
24能被6整除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 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1/2=()/4=6/()=()/20 6/18=()/6=3/()=1/() 在()里填“>”“<”或“=”
12.05()12.050 1.402()1.420 0.03()0.0300 0.08()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下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有关概念复习 1、反馈:
(1)说说什么叫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2)说说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约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有什么区别? 2、按要求写出两个互质的数。 (1) 两个数都是质数; (2) 两个数都是合数;
(3) 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二、有关技能的复习
1、求18、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比较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来求得;
区别:求最大公约数只要把所有的除数(公有的质因数)连乘;
求最小公倍数要把所有的除数与最后的两个商(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
2、求18、24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说说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综合练习
1、填空(P102,1;并补充下面2题)
(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90,如果甲数是18,那么乙数是();如果乙数是30,则甲数是()。
(2)三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73,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2、补充选择:
a,b都是自然数,且a÷b=6,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aB、b C、abD、
b
3、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48和72 (2)11和9 (3)14和4251和17025和2478和13 (4)42、63和105(5)3、5和7(6)14、7和42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
分数和百分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分数的基本概念。
(1)教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单位‘1’的含义是什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什么是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
说说 这个分数的意义和它的分数单位。
5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我们学过哪些分数?请举例说明。(师板书如下) 2、百分数的复习 (1) 百分数的意义;
(3)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分别说说互化的方法并完成P104,4。 3、根据学生回答师整理板书如下: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真分数(<1) 假分数(≥1)带分数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