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思考与尝试论文

文章 2019-07-13 16:45:56 1个回答   ()人看过

关键词:技校语文参与式教学思考尝试

摘要: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学生基础、能力、心理、情感诸方面实际出发,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的学习方式,是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种有益的积极尝试。

技工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在初中大多属于中下水平,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其实,技工学校学生自有其语文学习优势,不少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教师的照本宣科、絮絮之谈,喜欢看一课外书,兴趣广泛,有较强的求新求异意识,一些学生的中考语文成绩不高,而实际的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等并不很差,有的还大大超过普高的学生。如果能创设良好的氛围,构建活泼而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激发技工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兴趣、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技工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欠缺,所以更应在技工学校教学中改变学生早已厌烦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尝试从技工学校学生特点出发,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积极尝试探索性学习、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这样才能使技工学校语文学习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起始导引,使学生在尝试应用中形成良好的第一感觉教师的课堂改革与导引,必须在搞好第一课、第一周、第一月的教学设计上下工夫,着力点应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课文教学自然是首选的依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破教材体例选择便于引导的课文作为起始教学内容。过去,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总是先介绍作者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告诉学生作者写“荷塘”和“月光”都是有深意的这样,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文本时,这篇文章的主题、象征手法等已在教师的“导人”中介绍出来了,学牛没了,探究的欲望,而有的教师突出课文的象征主题,还使学生在心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反感。如此,学生没有热情去读课文,只是被动地听教师去分析,早已使他们厌烦了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他们对技工学校的语文学习大失所望。

如果在出示课题后,教师不急于介绍背景,让学生先想象一下:在夏天的晚上,月光下的荷塘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如果让你以“荷塘月色”为题来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对“荷塘”和“月光”产生哪些想象?你想赋予“荷塘”和“月光”哪些内涵?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再让学生接触课文,看看朱自清是怎样想象与联想的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之后,教师仍不急于介绍时代背景及其象征意义、主题思想之类,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从上下文联系中,从课文的字单行间中去发现,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在怎样的体验中写下此文的.他当时以“荷塘月色”为题可能寄寓r怎样的情志?在今天我们读来还可以读出哪些意思?经过探究,学生从作者描写的幽静的小径,蓊蓊郁郁的树,无边的荷塘,参差斑驳的树的倩影以及荷塘四周的树木.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以及笼罩在淡淡的柔和的月色之中的一切,看出作者情不自禁流露出来的淡淡的愁绪,又从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六朝时的《采莲赋》和《西洲曲》以及昔日采莲的盛景,以此映衬作者淡淡的愁绪,这样,学生就会自己体会到渗透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的作者的孤独和苦闷之感就会体会到作者为了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对贯穿全篇的“颇不宁静”这一感情的主旋律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学生不自觉地走人了探究学习的天地,开始可能是模糊的,但这种体验对于学生的心理满足与求新渴望乃至探究学习观念的建立来说,其意义是深远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感觉与以往的学习不一样,就会有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接下去的课文教学中,也许不可能什么都拿来让学生讨论,有的是因为课文本身没有多大的探索空间,有的是教学时间不允许,但教师对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站在技工学校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与处理,有时可以从某一点上出发,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尝试探究、合作、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雨霖铃》中有一名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对于在现代农村或城镇小区套房中长大的江南的学生,是很难体会其中的妙处的,教师一厢情愿的讲解常常没有多大效果,如果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亲自动手了解柳永当时的生存状况以及北方的帐篷和当时的兰舟为何物,再联系自己和朋友、亲人分别的情况,反复悟之,就会有更深的感悟,这靠教师单向的灌输是做不到的。

过程拓展,使学生在熟练运用中获得真切的享受

学生在技工学校学习一开始阶段,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好感,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一方面,语文学习内容不可能都是生动有趣的,学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时,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的意志就要经受考验,而不少学生之所以考不取普通高中并不是其智力不行,而是学习k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在不少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对技工学校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网络的多彩,休闲的轻松,时尚的魅力等,都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投入,以电视代替名著,以卡通代替阅读之类的情况大量存在。因此,要使学生对技工学校语文学习保持持久的积极心态,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其他领域无法体会的真切享受。

对于罗贯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和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是有一定兴趣的,但要深入探究,就要改变学习方式,从学生可能看过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导人,向学生提供罗贯中、施耐庵生活、写作的相关材料,再让学生自己上网寻找。这样学生从课堂到课外都动起来了,讨论就不局限于教室,学生会在课余、寝室乃至在食堂随时讨论,形成学习《三国》、《水浒》的一个热点,学生听课文录音,欣赏配有画面、配有音乐的课件,体验是全方位的,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饱满的热情,觉得学语文是一种享受,就会有更多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欣赏品味。许多学生只爱看通俗的、休闲的、轻松的、好笑的东西,这就要引导学生注意改变自己选择读物、欣赏作品的口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如学习孙犁的《珍珠鸟》时,不少学生只觉得小鸟有趣,对于课文的深刻内涵之探究没有多大的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或寻找熟悉的名人,就他们的智力、努力、能力、环境、成就及其关系等进行讨论,使学生对人生达到辉煌的各种因素有一定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学生就会走出保护环境之类的幼稚理解,重点探究人与鸟友好相处的美好意境,而要达到这个“信赖”,该需要怎样的环境,需要怎样的付出等,再让他们联系初中学过的《卖鹅妮》、《海燕》等课文,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看待语文学习的“趣”,那不是简单的有趣,是一种情趣,也是理趣,是一种努力之后的成功感受,是对美好事物的探究乃至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

改革评价,使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重视学习内容的拓展、过程的开放,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调动起来,带来的问题是,学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用原来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尺度,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评价也就难以起到激励、调整的作用。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语文教师的“不放心”更多一些,总觉得学生什么都不懂,教师必须讲全、讲深、讲透,而较少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那么多,学生是否有兴趣昕你那么多,这就限制了学生自主的发展。

一般以为,学科教学评价应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激励、发展等多种功能,提倡多元化评价。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状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元构建的角度,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如课堂学习过程参与的评价。在技工学校课堂上,有的学生常常只是陪客,有的甚至趴在桌上睡觉,在学习方式的改变中,强调学生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学习,就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动”起来,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做法以外,恰当的评价激励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种状况,可结合具体课堂情境,进行及时的鼓励与引导。有的学生凭影视观赏等有限的感觉,非常羡慕西方的教学方式,觉得轻松,好玩,适当向学生们介绍国外课堂教学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哈佛商学院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中50%的成绩由课堂发言来决定没有发言自然是零分,有发言但只是附和或重复他人观点也只能得很低的分数。课堂上大家觉得有压力,精神就振作,思维也就活跃了。向学生介绍这些,学生意识到积极参与对自身能力提高与自身发展意义是重大的,适当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就容易接受,且能配合教师,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自觉自主意识就会大大增强。

学习评价不仅针对个体,为了倡导合作学习,促进个体在群体中发展,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在学习方式改革中,还必须重视对分组学习的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开展自主自由的学习活动。

《鸿门宴》的学习一般教师都按照教参进行,自己少有独特的见解,也没有全面了解历史上人们对鸿门宴及楚汉之争的不同看法,教学时一般都定位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教师讲学生记的情况很普遍。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分组学习,自主选择参考资料,各组讨论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如印发相关的《钜鹿之战》、《垓下之围》,补充蒋士铨的《乌江项王庙》,苏洵的《权书·项籍》、郑板桥的《项羽》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进一步查找和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就最有感受的方面写出学习成果。

对于学生提出的以下论题,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项伯真的是吃里扒外的人吗?

樊哙只是一介武夫吗?

范增真是老谋深算的人吗?

项羽放走刘邦真的是最大的错误吗?

对于每组、每人的学习,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进行成功的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式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突破。

从技工学校学生特点出发,精选学习内容,变革语文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大胆地尝试。以语文学习方式的重构促进技工学校语文学习的根本性变化,进而改变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面貌,其意义是深远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