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建分析论文

文章 2019-07-13 16:41:46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普通高校体育公共课存在的问题

( 一) 高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始设立或已经发展体育选修课程,但高校只是盲目追求了这种教学形式,其本质上的教育思想并未得到改善,没有真正将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贯彻至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较为狭隘。

( 二) 体育选修课课程较少,学生不能得到系统训练。高校由于自身资金、场地、教学人员等的不足,导致在开设体育选修课时在内容、形式、容量上都远远不足,不能满足学生丰富的体育锻炼需要。

( 三) 教学管理不够完善。学校对于体育选修课的管理并未形成严谨的系统,对教师开课资格、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内容的审查较为笼统,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学生选课往往只是为了积累学分,课堂的参与程度较差。

( 四)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较低。体育教师的素质影响授课质量,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当具备更完善的知识理论系统和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但在当前高校内部体育从业人员掌握技能较为单一,不能与时俱进,不注重知识的更新。

( 五) 体育教学资源较为匮乏。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各种体育教学设备、资源却不能与之相匹配,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选修课事业的发展。

二、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 一) 完善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

1. 体育选修课教学基本原则的细化。高校体育选修课的完善与发展,需要从思想上首先转变对其认识,科学看待这门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原则,从原则上严格教学内容与形式。

( 1) 合理性原则。体育选修课的设置应当更加科学合理,从内容与形式上均符合并体现出该门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再盲目追求“怎么练”,而是进一步明白“为什么锻炼”,使其能够从根本上了解这项运动的各种优势,在训练中能够发挥主动性,让这种主动性还可以延续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中。

( 2) 针对性原则。体育选修课应当更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在开设时对校内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进行了解,基于校园各项硬件措施实现全方位的考量,课程应当从培养学生的体制、情操、良好习惯作为基本出发点,既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放松身心,获得一项或多项体育技能,又能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 3) 连续性原则。体育课程与其他学习项目不同,学生对于某一项运动入门较为容易,但想要更深刻理解并掌握它需要一段时间系统的训练,因此,高校体育选修课应当合理系统安排课程时间与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完整学习课程,并且从硬件条件与师资力量上对其系统学习实现保障。

2. 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的细化。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当前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应当改变以往注重体育技能培养的陈旧模式,要切实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更多元的发展面向发展。

( 1) 理论知识的深度展开。公共体育选修课应当在今后更加注重理论培养工作,在理论培养模式中,学生不是机械掌握一项运动的运动技巧,更重要的是明白该运动的运动原理,为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良好基础。理论课程的融入应当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而不是停留在学生在过去学习经历中已知的知识上,理论内容既要包括该项运动与专业的发展历史又要立足于当前最近发展成果,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晰、立体了解运动知识,提升自身运动素养。

( 2) 运动技能的提升。高校体育公共课应当不断更新对于运动技能的培养,一是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的各项运动动作进行规范,让学生掌握最为科学的运动方式,提高运动效率; 二是配合技术提高的同时应当进行适当的体能素质锻炼,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难度。课堂训练应当维持一定的强度,让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在体能素质磨练中学会体育训练的方法。

( 3) 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因此能力培养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体育公共课程作为学生身心发展锻炼的有效载体,应当将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拼搏精神、互助协作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生存的必要发展能力,学生在能力锻炼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3. 选修课程开展的规划。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应当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以充分满足大学生运动需求为前提,以便调动大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选修课开设规划时,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 1) 保证充足的教学资源。当前高校在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情况不同,具体到每个高校的教学资源上也有很大差异性,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不能保证更全面、多元的教学要求,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因此高校在开设课程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保证现有的教学条件能够有效、充分地被利用。

( 2) 符合学生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每一项运动产生兴趣时,就会更有力投入其中,因此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应当注重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依照学生的爱好、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 3) 符合学生基本特点实现因人施教。高校女生比例与基本状况不同,应当做到区别对待,男生除了可参与许多球类运动外,还可以有拳击、拓展等更多选择,对于女生应当开设一些竞争力、身体对抗性较小的运动,例如瑜伽、健美操等具有美感的项目。

( 二) 完善体育选修课组织形式。

1. 双向选择模式。高校可以在每学期选课阶段,向全体学生公布开设计划,包括体育教师姓名、简历、教学进度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与兴趣对课程与任课老师进行选择。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选报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量,优先选取具有该项运动能力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这种双向选择模式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在选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此来得到同学们的选择与认可。

2. 有偿提供优质教学。高校在保证体育必修课的正常开展时所发展的体育选修课,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教师能力范围,校园的各项教学设施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高校体育部门为此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因此,高校可实行有偿教学,在开展体育选修课程时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此外,学生作为消费者,会对该门课程产生不同的心理,当费用一旦落实,学生会更加积极努力完成课程项目。

3. 课内外教学相结合。体育课程仅仅利用教学课堂进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各种体育理论与体育精神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渗透,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积极开设“第二课堂”,通过师生面对面沟通或者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学生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问题上的交流。教师在对学生的不断了解中,还能够发现更多的体育人才,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竞技活动。

( 三) 完善课程选择机制。高校应当保证选修课程的连续性,在课程安排上应当具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课程讲授的完整,对于较为系统的课程项目开设应当保持一年以上,使得课程在教学衔接上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 四) 完善选修课考评机制。高校在对体育选修课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改后,其考评模式也应随之改变,学校应当改变原有的以技能测验的形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应当从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体育意识等方面完成评判工作,让学生对体育考试不再畏惧,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当具有针对性,学生在身心素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如果按单一评价标准进行评判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构建体育选修课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 一) 树立正确体育教育观念。高校应当切实转变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重视体育选修课的开设,在体育教学的开展中将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贯彻,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技能,了解丰富的体育知识,更要在学习与生活中贯彻健康的体育精神,让学生能够树立起健康意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健身成为终身意识,为更好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 二) 提高教育团队素质。

1. 转变教学理念。高校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加尊重学生的需要,通过进行不断的摸索发展出更为成熟的选课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把追求体育健身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努力汲取先进的建设经验,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快改革步伐。

2. 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一是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构成。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是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对当前最新的讯息有足够充分的认识; 二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体育课堂不同于传统文化课,需要教师用更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鼓励进而参与其中,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对许多现代化技术设备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很好使用,以此增强授课效率。

为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应当对教师展开定期培训,积极开展讲座、交流等活动,教师本身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 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于体育选修课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场地都应当格外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与修整,充分挖掘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潜力,通过课程安排提高场地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体育教学面貌。在资金的来源上,可以加强社会资本的融入,同时还可以限时对相关体育场馆开放,增加经费来源渠道。

( 四)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于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动态管理,在其中引进竞争机制,让更有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评议对教师教学进行综合评估,在这样的严格审理中使学生获得更优良的教育机会。

人们在新时期对教育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应当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育选修课的开设符合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因此,高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当进一步转变传统办学理念,努力改变当前落后现状,为社会储备与输送更多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杰。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课实施俱乐部制的实验研究[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14( 4) : 96 ~99

[2]邓凯。 关于体育选修课在高校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4

[3]洪焕珍,王凤霞。 谈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考试评价策略[J].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