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问题课堂 分外精彩

文章 2019-07-13 15:33:29 1个回答   ()人看过

问题课堂 分外精彩

摘 要:《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习学生能从简单的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总结这几年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上好《算法与程序设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与其他学科问题密切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在高中阶段比较实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将从五种问题类型举例阐述如何应用问题解决法提高《算法与程序设计》课堂效率。

关键词:问题教学;知识;拓展;思维;开放;挑战;成长

算法与程序设计该怎样教,师生皆喜欢又有效,犹如“斯克芬斯之谜”,困扰着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能正确地引导启发而不直接告之答案,那么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踊跃地去求知、去探索的。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知识点变换成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积极地思考,即问题式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教学思路。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让学生合作性学习来解决真实性问题,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这几年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上好《算法与程序设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与其他学科问题密切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在高中阶段比较实效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将繁琐枯燥的知识变成如下问题形式:

一、“提纲”问题,理清知识网络

VB程序设计概念比较多,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对程序设计充满了好奇,如果从数据类型,基本运算,基本结构,再到基本控件,最后常用算法的应用等大量抽象的名词、概念,会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即使掌握,学生也只是强行记住,过段时间就会没有印象的。可以将知识点构建在“提纲”问题中,通过“提纲”问题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制灵活的解决问题。

二、“貌似”问题,辩析知识盲点

许多概念都有相似之处,教师在引入新概念时,运用类比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一旦发现新概念特征与过去已知的概念相似,他就会积极主动地推测新概念特征的相同之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更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解题指导时,往往只注意到知识点和题目的一些外在形式,而忽略了一些本质特征。恰当地运用类比,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探明其形式和本质的统一,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在进行类比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学生是作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去进行研究的,这使得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探索发现的机会。

三、“开放”问题,拓展知识深度

赞可夫说:课堂上应该创造出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这样带来的宽松、和谐、愉悦终将会让学生在自我建构中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拓展思维的角度,丰富个性与心灵,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产出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并把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转化为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操作、交际、竞争、地作等创新实践能力。

四、“挑战”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如何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性题目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应与实际生活或工作相关且具有一定规模,可将其分成几个子项目,由更多学生参与,分工合作,以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意外”问题,收获 “意外”精彩

学生上机调试程序时,出现最多的情形就是学生一遇到报错信息就急于找老师,让老师帮助排除错误。“老师,这个错误怎么回事,怎么改?”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里我就引用一句编程名言“优秀的判断力来自经验,但经验来自错误的判断”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努力自己去更正错误。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多次的上机实践后我发现课上这种寻求帮助的声音越来越少,学生们非常乐于自己寻找编译程序时遇到的语法错误,自己修改排除错误。在程序调试成功后学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表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和编程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算法的信心和兴趣。

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教育的起点是发现问题后进而解决问题。知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的,是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教育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向解决问题。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暴露焦点、解决问题”的递进式教学方法,把主要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用”狼精神”“撕破”难点。师生间通过问题进行多向信息交流,使师生双方关系和谐,相互沟通、教学相长,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情景,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2] 梁中波.冯金洪.《“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广州教研.

[3] 康丽萍.VB教学的几点体会[J].农业网络信息,2011(09):45-46.

[4]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