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境界及意象的分析论文
写诗总是要有一个对象,这对象可能是一件事,一幅画,一个人或一处风景,这些世象,也许就是形成诗的根基吧?诗人从这些基本世象中,通过取舍、剪裁,摄入到自己诗里最精华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这首诗的境界了。境界的高低,决定于诗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素养。因为诗人还要在这里面浸润和渗透上自己的性格、意向、情趣与爱憎,去创造出新的意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上说:“诗必有所本,其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其创为艺术”。这就是说,当自然在与艺术媾合到一起,就会超越实际世象,出现另一天地。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既非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世象之关系,妙处就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空灵,回味无穷。一首比较成功的诗,应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二者缺一不可。现以下诗为例,谈谈我对这首诗构成的理解:
桥上玉狮三两百,从来其数耐人猜。
几回往返均相左,多少幼狮藏母怀。
数后缘何忽惋伤?凝眸幼狮泪千行。
春江浩荡东流去,叹我童年早失娘。
———罗征祥《浪花集·白沙桥遐想(其三、其四)》
这二首七绝写的是新安江白沙桥上的景致。这景色本是存在于世象中的实景,也就是所谓的“本”。可诗人通过仔细观察,进行了取舍和剪裁,选取了桥上的石狮作为诗的切入点,从众多藏于母怀的幼狮中,以拟人化的手法,渗入了自己的情感意向,写出了世上有母爱的幸福和失母的悲痛;激起了在悠悠岁月中,对逝母的怀念和哀悼。诗中不仅浸注了诗人深切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世人对母爱缅怀的共性。让人读后就会联想到母爱的幸福,和失去母爱的凄凉,勾起人们对丧失母爱者的同情。这就是诗人在基本的世相中,经过取舍和剪裁,在提炼后的境界中,进行艺术再创造,使意境得到升华的结果。
从以上诗例中可以看出,写诗并不是将一景一事简单的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来,而是要经过取舍和剪裁,提炼出最能感动人的一点,然后渗入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意向,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实际存在的固有世象,升华到“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能感动人、有美的共性的境界,让人读后能够心领神会,忻合无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