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同样可用试误技能论文

文章 2019-07-13 14:12:38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试误”理论,适当地、巧妙地引导学生“尝试错误”,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全面正确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试误”即“尝试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反复“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的探索性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多次“试误”求得的。

每个人都会有从错误中学习的经验。然而长者总希望下一代能够不再犯他们经历过的错误,尽量在避免试误这种本能学习法的发生。于是,以前的课堂教学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授学生以“鱼”。殊不知,在远古时代,我国学者就倡导“授人以渔”的观点,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参与,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去思考、去探索,而试误正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的策略之一。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老师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尝试机会,打消学生顾虑,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尝试努力。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哪怕一点点,有时对他们却是莫大的支持。初次尝试不成功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尝试,从而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技能。比如,孩子在学骑车时,几乎没有不摔跤的,但在摔跤的同时,他们都会从父母或伙伴那里得到鼓励和技术指导。于是,摔跤的孩子会拍一拍身上的土,甚至不顾皮肉擦伤,顽强地学下去,直到上下自如,行车如风。

语文阅读是学生的难点,这种办法不妨试试,效果甚佳。尝试错误,对于孩子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试误”能导致孩子认知冲突,能有益于知识的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当孩子处于失败状态时,教师不要急着给予帮助,而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处理。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避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其成长就是在这种不断犯错和改正的过程中变得有胆识、有智慧、有能力。同理,一个人的思维也是在不断修正不足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成熟。既然,“犯错”是普遍的、必然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正面的灌输未必有效果,而通过学生自我尝试,哪怕走弯路,甚至犯错,最后体会到的将是更深入的、更具体验性的知识。试误教学策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提出来的,旨在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学习方法,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

我们中国人是很喜欢和人比的,而且什么都比,当然也要比教育。当我们的父母在忙着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时,国外的父母在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当我们的孩子在幼儿阶段忙着背古诗时,国外的孩子在按照正规要求做科学小实验。当我们的学生在埋头苦思如何编造动人的故事以便应付“一件小事”的作文时,国外的学生在图书馆里查阅大量文献以便写出“我怎样看人类文化”的宏论;当我们的学生在种种既复杂又抽象的文字游戏和思维游戏中绞尽脑汁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在写研究性的论文。 当学生的学习或行为出现了错误,或因不听劝告而吃了苦头时,教师要做的不应是唠唠叨叨或训斥一顿,而应因势利导,不露声色,使之既接受了教训,又改正了错误。

学生的过程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

很多家长、教师总担心孩子会出错,担心孩子会犯错误,觉得出错不好,犯错误更了不得,觉得出错就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就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觉得孩子不应该出错,也不能出错。其实,出错本身很正常,并且,有时“试误”就是我们认知事物和世界的一种手段。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的1000多次“失败”其实就是一种“试误”,是一种人类认知的方式。“试误”是一种看似消极的发展,是一种反省意义上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还处在成长中的孩子。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用一些我们虚构的后果来吓唬自己和孩子。重要的是要在引导孩子认识到“有误”的基础上去探索、找出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出错不等于危机,更不等于失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要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在孩子出错时要给孩子一份宽容和希望,让孩子在试误中成长。

对学生的尝试努力及时予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学得好时,把“芝麻”说成“西瓜”;学习受阻时,正话反说。作文教学中不妨用用。

在教学中要警惕我们的好心,它常常成为剥夺学生尝试机会,阻止学生探索,妨碍学生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罪魁祸首。

爱心掩盖下的“粗暴”可能在我们的周围时时上演着。作为教师,我们尤应警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