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春天》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3 13:36:37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主题的提出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渐渐地,青的草,绿的叶,可爱的燕子,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给大自然披上了新的绿装,简直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卷。谷堡地处丘陵,这里植被密布,良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到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金秋梨、猕猴桃、柑橘等果类更是随处可见,因此获得“花果之乡”的美称。而生在这里的学生却对这些丰富的自然景观熟视无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近几年为了安全问题,学校不轻易组织学生开展外出活动,虽到春天,但漫山遍野的春色就这样被一门隔断,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开展了《走进春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了学生交际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撰写活动方案、按研究计划活动、多渠道的搜集和整理材料、汇报与交流,加深对春天的了解。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和感受中研究”,以直接经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掌握基础方向即可。实施这个活动,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和同伴的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让他们多观察、多感受、多尝试。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活动主题的形式以室外观察、制作和展示为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才会取得直接经验。

四、活动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2周)

(一)活动选题

(1)根据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内容进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享受着暖洋洋的春日、和煦的春风,还领略了作者笔下可爱的燕子、万条垂下的绿柳,你们喜欢春天吗?

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十分喜欢春天,那么想不想跟老师一同走进春天,去探索

大自然的奥秘呢好,本次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就是——《走进春天》。

(出示活动主题:《走进春天》)

(2)讨论确定子课题

师:关于春天,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生: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

生:春天一到,小草发出嫩芽;各种花都竞相开放;小树长出新叶经过师生讨论确定三个子课题为《春天的花》、《春天的叶》、《春天的农作物》。

反思:指导学生选题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三年级学生不必太注重知识的掌握,而是经验的积累。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有探究的欲望。

(二)分组分工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组成小组。教师制定各组负责人(即组长)和小帮手,即小组里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较弱的学生,其他学生自由分组。我班学生有24人,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取出喜欢的小组名称和特色标语,以此丰富活动内容和鼓励组员的作用。

蓝精灵小组:《春天的花》,“花在春天里竞相开放,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成长!”

水精灵小组: 《春天的叶》,“叶因有水的滋润而长得茂盛,我们因为有父母的爱而茁壮成长!”

火精灵小组:《春天的农作物》,“农作物有春光的沐浴变得茁壮,我们有祖国母亲爱的浇灌健康成长!”

(2)引导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分工。(由组长组织)教师提示他们美术好的担任美工,写字好的担任记录,口才好的担任汇报,有威信的担任纪律委员,原则是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必须有任务。

反思:分组应遵循学生自愿和老师建议两结合,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分工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进行合理搭配。当组内或组间出现矛盾师,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让他们在分组分工这个活动中逐步学会与人合作、沟通,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学生拟写小组活动方案

一般三年级是采用表格式活动方案进行指导,教师扶着学生填写“活动时间”、“活动主题”指导老师“等基本信息,但活动目的和活动步骤要着重指导。

师:主题确定之后,根据你们要研究课题想思考

(1)提问:对于自己的课题,想知道些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2)想要达到这些目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研究?

通过指导学生填写的活动方案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春天的花》小组活动方案(实例)

反思:学生对方案拟写的要领掌握得不够,小组写完后,教师还得对每一份进行认真审核。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6周)

第一次活动:观察春天里花、叶、农作物等发生的变化。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学习写观察日记

活动准备:相机、笔、本子、负责安全的老师

活动步骤:

1.走进校园、田间、山野、开展观察探究活动。

2.把自己的发现写进日记。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实施过程:

根据学生研究的课题和学习学习场地的局限,我决定带他们去学校后面的田野里去感受春的气息,观察春天的变化,活动之前,我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认真观察,作好记录,回来写一篇观察日记。

一出校门,他们满脸笑容,欣喜若狂,一路游戏来到田野,幸好我事先请了两个老师一起维持。但我发现他们还是挺认真的。到处瞧、左右看,每当发现一处与课题有关的现象就停下来认真观察,闻一闻、摸一摸,记下来;再到另一处去找自己想要观察的对象,发现后就坐下来欣赏、陶醉,然后又记下来。有时还因为一个问题在那儿聚头交谈个不停。还有不少平时上课不说话的同学也跑来向我问这问那的。活动结束,我和安全老师叫了好几次,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从他们写的观察日记中我知道他们的确是收获累累!

例如:蓝精灵小组的日记(实例)

丁虹:我观察的是太阳花,远远望去,像是穿上了雪白衣裳的一个个小精灵;走近一看,数数,有五片花瓣,比蚂蚁大一些。风一吹,花瓣就慢慢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舞蹈,非常美丽。我特别喜欢太阳花,一看见我走来,它就笑着对我点头!

李婷:下午,我们到郊外,发现花生草开的花,豌豆花有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还发现里面是黑色的。我和马欣雨去照相的时候还发现了太阳花像星星一样。我还发现蒲公英有几种颜色。我们的春天多美啊!让我们珍惜春天的美景吧!

王青艳:我观察的是鸡蛋花,它的花瓣很多,远看像一个个美丽的小风车。风一吹,花瓣就会飘下来,如同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有时花蕊也会掉下,最后剩下花骨朵儿,以前我还好奇那是什么东西呢!

(图为教师指导蓝精灵小组成员观察春天的花)

反思:学生亲临大自然感受,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进行观察,得到了锻炼,受到熏陶,他们自然而然地爱上了春天,爱上了大自然;同时,学生学会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以及思考到的写下来,词汇增加了,情感丰富了。 第二次活动:收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途径:网络、图书、报刊及采访

活动准备:口袋、笔、纸、相机

活动步骤:1.收集整理资料;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