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文阅读中追寻生命的厚度国旗下的演讲稿

文章 2019-07-13 13:24:53 1个回答   ()人看过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你是否能想象出所达到的厚度呢?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我们没有办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尽情的增加生命的厚度。而读书,正是修身养性,增加生命厚度的最佳方式。

清代文学家涨潮,在他所写的《幽梦影》一书中曾生动地描述过阅历和读书的关系。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见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这句话说明,人们的社会阅历越深,对读书的理解也就越深。反之,人们读的书越多,越能增加人生阅历的深度,从而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除了涨潮,古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也都对读书发表过自己独到的见解。美国哲学家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其意是说,人们通过读书,可以发现新的大陆、新的世界;英国科学家华莱士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说的是通过读书,可以活跃思维,拓展心胸,使人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杨绛说:“读书就是串门儿。”她的意思是说,人们平时无缘和所崇拜的大师们见面,但是却可以随时读大师们所写的书,从中了解大师们的思想和智慧,这就等于到大师们的家中串门儿,当面聆听大师们的教诲。

从人类的生存空间来看,作为人的需求,是需要两个空间的:一个是物理空间,即我们常说的居住家园,这是用来安顿我们的身体的;还有一个空间是心理空间,也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家园,这是用来安顿我们的心灵的。一个人假如只有居住的家园而没有精神的家园,那只能叫“活着”,而谈不上高质量的生活。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说:“尽管充满劳碌,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这其中的“诗意的栖居”,十分深刻地说明了人类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诗意的栖居”呢?我们认为,读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书中有道德经,书中有智慧泉,书中有方法论,书中有指路灯,书中有清凉剂。读书会改变人的一生,也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与风度。《红楼梦》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确是至理名言。

然而,人生苦短,不可能读尽天下之书,所以一定要慎加选择,尽可能地多读几本好书。关于好书和坏书,我借鉴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写了两句:“坏书与好书齐飞,糟粕共精典一色”,用来形容目前图书出版市场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状。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我们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甄别好书和坏书,从而在真正的好书中汲取智慧,增长才华。从生命意义上讲,多读好书就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因为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辈子,读好书的人,却能活三辈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也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人囊括了宇宙,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从帕斯卡尔充满睿智的名言中,我们悟出了思想的重要,也悟出了阅读经典的重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产生代表那个时代最高智慧的伟大作品。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思想与智慧。,伟大经典的价值就是大思想、大智慧。我们提倡阅读经典,其阅读内容是完全应该因人而异的。但有的经典著作,已经突破了民族、地域和国度的界限而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人一生中,如果把其中的一部或几部经典读深读透了,真的可以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阅读经典美文的过程,是一个濡化的过程,是一个将书中精华,内化为个人思想、修养、气质与智慧的过程。通过读经典,可以培养沉思和宁静的习惯,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除烦恼,使我们远离庸俗和浮躁,从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同学们,让我们时时与经典相伴,终生与智慧结缘吧!那样,你将笑对人生的风雨,静对人生的起落,让往事如风,让心灵豁达,生活将层层积淀起生命的厚度,然后在那片净土上生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