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即事语文课程论文

文章 2019-07-13 12:21:53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门学科的教学法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以技能学习为主,学习这些学科必须经历反复的训练才能掌握技能。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对客观未知世界的探索为主,学习这些学科必须亲历丰富的实验过程。数学学科以数理逻辑为主,学习它,必须经历反复的演算。理科例证式的学习探索,使“举一反三”成为学科教学的常态思维。与这些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受汉语言特点的影响,显得特立独行。汉语言不同于其他语种,字词多义、谐音、活用、省略、比喻等语言现象,使她表情达意的语句结构形式相对模糊,感悟、意会在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言犹如中国画,“遗形似而尚骨气”,以意统形,以神摄形。学习汉语言,少不了对大量语言材料的过滤。举例来说,“你”“我”“他”是三个人称代词。《现代汉语词典》大体这样来解释:

你:代词。①称对方(一个人)。②泛指任何人。

我:代词。①称自己。有时也用来指称我们。②自己。

他:代词。①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②虚指。③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④另外的;其他的。

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进幼儿园之前,都能在口语中熟练地使用这三个代词。促使孩子掌握这三个代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显然是爸爸妈妈及孩子身边人天长日久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无数口语。倘若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孩子的父母就像语文老师讲课那般,张口闭口“称对方”“称自己”“代词”“人称代词”云云,幼儿八辈子也不明白什么是“你、我、他”,也不会开口说话!一个幼童习得口语,不是靠父辈讲解词句意思和语言法则,而是靠身边成人海量口语范例式的浸泡。同样,书面语言的习得,不是靠语文老师的讲解,而是靠大量书面语的浸泡。道理就这么简单,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就是“浸”,就是“泡”,就是“染”,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甚或“举百反一”。如果学生缺乏大量阅读的基础,再高明的语文教师也难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高明的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首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夯实阅读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践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现行的语文教学还是薄弱的。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基本按照理科“举一反三”的思路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按照“精读”的思路展开:一篇课文要讲两三个课时,一学期主要围绕一本语文书展开语文教学,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期望通过“一篇”“一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此以往,学生不但难以形成阅读的技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书面语汇的积淀,减缓了学生良好语感的习得。更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阅读的量不够,学生视野狭窄,思想贫乏,情感欠丰,思维难见“火花”,闪着的“火花”又少有合适的语汇储备来表达。一个人,活生生的,但就是缺乏“精、气、神”!近年来,虽然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建设得到了关注,然而,在夯实大量阅读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徒有认识,缺乏实招。“大量阅读”仍只是一种“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游击战,远没有在“课程”上聚焦。

因此,当前语文教学革新的关键,在于大大缩减精读课的数量,丰富学生阅读材料,扩展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大量阅读,不是追求眼前的“甚解”,而是从长远着眼,在广泛的涉猎中,通过大量语汇的过滤,把握汉语言语义的分布,体验汉语言表达的灵动,实现“其义自见”“无师自通”的效益和境界。这如同牧人,将牛羊引到有草的山坡,让其自己慢慢欣赏,慢慢咀嚼,待到时机成熟,再作细细反刍。如此大量阅读,既是语文工具性的彰显,同时也是人文性悄然的实施。学生读了安徒生、格林……童话世界就会拓展和丰富他们想象的天空;读了长篇小说,武松刚毅的个性、赤壁弥漫的硝烟、聊斋曲折的故事、杨子荣林海雪原上的驰骋、葛朗台的吝啬……又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体验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学生进入“古人”“前人”“他人”的生活和思想领空,却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索、感悟,拥有提高语文素养所必需的大量语言材料的积淀。而这,恰恰是语文老师的讲授代替不了的。

鉴于此,朝着“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方向,我提出了“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构想,“课外阅读”课内实施,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建立语文教学新的体系和秩序。大量阅读,就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语言作品来浸染学生,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氛围,读懂言外之意,读得身临其境,读得由此及彼,放飞心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大量阅读,就是用涉及天文地理等多领域的百科书籍,来武装学生,引领他们闯入科学的理性世界,开阔眼界,激发好奇,探索未知;大量阅读,就是在学生对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的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汇,丰富语感,认识文体,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大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与书卷的对话中,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如是,学生身处博大圆融的文化背景中,在语言海洋的浸泡中,焕发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其一,改造图书馆,打开书籍流动的“阀门”

图书馆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我首先从装备人手,将图书室的结构和功能重新定位,把图书室一分为三:藏书室、班级书柜、主题学习馆。

藏书室的书,一部分是教师用书,主要瞄准文化底蕴,拓展视野。另一部分是学生用书,主要是用来充实班级书柜的后备图书。 各班设置200-300册容量的班级书柜。班级书柜的图书——半由学校装备——以学生年龄、图书内容等为依据,将各类图书搭配起来,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数百册图书成为“营养套餐”,分配到班级书柜。另—半则由学生推荐交流——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推荐到班上,与同学交流、分享。班级书柜中的学校“配餐”部分,在班与班之间半学期交换一次。学生自己推荐部分每月更换一次。如果说藏书室是“仓库”和“中转站”,那么班级书柜则是“营业所”,每个教室都变成了阅览室。

学校的主题学习馆共有9间屋,占地400多平方米,其中电子阅览室1间,主题图书专柜8间。室内此间与彼间相隔以书柜为墙。一面墙就是一壁书柜,—壁书便是一个大主题。主题图书专柜的5000余种3万多册图书,被分成11个主题,如“名人足迹”“金色童年”“艺术殿堂”“烽火硝烟”“动物世界”“小说天地”等等。大主题下又分设多个二级、三级小主题。书柜上方有展板,展示学生在主题研究过程中搜集的主题图文。书柜之间配有阅览用的长桌和方凳,桌上有10多本字典、词典,每桌可围坐20名学生。我们把主题学习馆的使用编入课表,课时在地方课程和语文教学课时中安排。一、二年级每两周1次,每次1课时;三、四年级每周1次,每次为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1次,每次3课时。

学校在变革图书运转的基础上,还充分发动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书柜,并从图书选购、亲子阅读等方面引导家长去买好书,读好书,鼓励家长与孩子一道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二,革新语文教学,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书香课程”

图书运转方式的改变,打开了书籍在学校内流动的“阀门”。但要让书香真正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还必须在语文课程安排上做文章,使之更加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我们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识字教学。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识字不屑“分析”,而擅长以“图片格式”将汉字摄人大脑,加以辨别、记忆。在儿童的眼睛里,每个汉字都是由该字的笔画组成的“图画”,这幅“图画”边界是清晰的,内部构造又是模糊的。对于这既清晰又模糊的“图画”,儿童大略地看,不精确地认。随着看的次数的增加,逐步做到准确认读。我们按照“大量识字,多识少写,提前阅读”的思路,努力让低年段学生通过4个学期的学习,认识25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为提前大量阅读作铺垫。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比较看重“生活汉字”的作用。有一些汉字,对应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口语中频频出现,我们管它们叫“生活汉字”,比如“人、米、鸡、鸭、自、来、水、吃、饭、睡、觉、高、兴、害、羞”等等。对于这些汉字,学生已经通过日常生活理解了它们作为词素或词语的一些意义,所以,掌握它们的重点在于认识字形,将初步掌握的字音和已经理解的词义附着在字形上。“生活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是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符号和意义之联系的启蒙,是学生认识更多汉字的桥梁。认识了一些“生活汉字”后,学生就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在书面语言环境中,“识字面”可以逐步延展。于是,我们在2500个常用汉字和1000个次常用汉字中提取了1000个左右的汉字作为“生活汉字”,并将它们编成富有童趣的儿歌,让低年级学生在笑声中读读唱唱,认识“生活汉字”。

阅读教学。我们打破了“一篇课文教2~3课时”的常规做法,一课时教1—3篇课文。课堂上摒弃繁琐的分析,着力于有感情朗渎、理解关键问题。这样,总体上以三分之一的时间教教材,腾出时间,在课内实施大量阅读,让学生读原本是课外书的文学名著,也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主题学习馆去阅读百科书籍,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的“阅读课”形式多样:好书推荐、古诗文赏析、趣识对联、走进“弟子规”、名著导读、读书交流会……以此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以氛围和舆论培养稚童的语文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韧劲,使其在大量阅读中获得关于阅读方法、能力、习惯及精神提升的历练,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飞跃。

为顺应这些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环节作了相应调整。备课,要求备学案,以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课文或一本课外书为一个备课单位,备一份学案。教材学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激发阅读兴趣、掌握生字、读熟课文、理解关键问题、因文训练相关阅读技能等。课外读物学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激发兴趣、丰富语汇、增长语感、习得方法、养成习惯、形成思想、陶冶情操。语文课堂上,主要有两项基本活动:学生阅读和师生讨论。学生阅读主要通过圈、画、点、注、批、问、探、记、读、说、背、写等行为完成;师生讨论,基本事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关键问题和写法、反思学习过程和交流学习方法。语文作业也坚决抛弃语文练习册,丰富作业形式,让习字、生活日记、课外阅读、佳词佳句积累(写、背、用)、读书笔记、小练笔、编小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进入到作业范围。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以下语文训练的重点:查工具书;会抓重点;善于联系;从事实材料看思路;把话变成画;边渎边提出问题;圈点勾画,以笔助思;概括段意;列提纲理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看出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朗读、复述、背诵;精读、略读、品读。这些训练重点的落实,不是拘泥于某一预设的规定顺序,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文本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囚文而异,适时开展训练。

在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则致力于“大语文”基本流程、难点突破的研究。由于教学变革的幅度较大,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既有理论的,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我们及时抓住遇到的问题,将问题变成研究小课题,通过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几年,我们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在一二年级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如何确保每一名学生朗读过关,如何在谈话、日记中发现作文素材,等等。

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制约着“书香课程”的实现,教师培训是“书香建设”的难点。因此我们将教师培洲聚焦于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充实上。在研读教育专著时,力求剖析理论观点,尤其是创新之说、学习操作上的步骤和要领。平日里读书,不仅要求读专业书籍,还要读点文史哲,通过文史浸润而改善心境,改善思维方式,老师们还搜集名师成长故事,力图从名师前进的足迹中品悟到教师成长的规律。文化底蕴的丰厚,除了读书,还要勤于笔耕,我们要求老师们能够针对自身实践,反躬自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将讲台经历转化成教育随笔、教学论文。这些工作坚持下来,教师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英国作家和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他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享受图书》中指出: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阅读学习者遇到的所有障碍都可以被克服。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本来就是学校的第一阅读环境,教师的书香气决定着班级的书香浓度。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的“书香建设”立足于课程,聚焦于语言习得规律,突破了“活动”层面,大量阅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补充,不再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游击战,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随之而来的,是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大幅度的提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