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看整合的论文

文章 2019-07-13 11:38:31 1个回答   ()人看过

《指南解读》中指出:整合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它的核心是建立联系。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表面的,他们的概括能力低,在学习中常通过生活及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经常是综合的,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由此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活动中尽可能体现整合,是符合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的。

我们都知道在活动中要注意目标的整合,从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带动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并通过目标赋予教育以意义。下面我从学习活动《我爱我家》谈谈我是如何实施整合的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内容的整合

1、 把教参上的内容与建议和幼儿的现实生活整合起来

教参上提供了“我爱我家”的内容,如我有一个家、我的家、爸爸本领大、妈妈和我、爷爷奶奶喜欢我等5方面。但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尝试对教材进行改造,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调整、补充。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和自身经历的事件,会使主题的发展有更大的挖掘、生成的空间,因此我结合的方法是补充。比如我们班孩子就对自己家的方位、家的变化如装修了,搬家了、亲情的体验和感受,对老师家的向往等多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我认为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了解家庭,参与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发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这是这本书里没涉及的。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能促使幼儿现有经验与新的经验的整合,因此幼儿更需要多种方法的整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来把握内容,使内容和方法相互依存、共溶,可以让活动更富有情趣。

2、 把各领域间相关的基本经验整合起来

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领域内的整合。内容应促进幼儿的发展,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认知、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找家的过程中,既包含了对距离、数字等数概念的知识,也包含了乘车、做客等现实生活中的常识,还要和情感的体验,亲情的交流联系在一起。我们进行的《我爱我家》的主题中,对教参上没有的活动“作客”就是融合了数概念、方位、幼儿的经验,情感的交流等。从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关注和参与的程度、获得的信息等方面都体现出这样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所以内容要从多角度入手,贴近幼儿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并关注孩子现有的经验。

智力和能力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孩子的问题常常出现在生活、游戏、交往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例如:找家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真正注意过“找家”的顺序而发生了很多问题。到老师家先要找什么?这么多车怎么乘?老师家有什么特别?离幼儿园究竟多远才算远?在经验交流、情感体验和寻找探索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切入点,把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零碎的认知经验、甚至是有偏差的信息在我的引导下进行交流,彼此共享、互补、提升和纠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体会、发现渐渐找到答案或在尝试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思考问题,感受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来促使经验和能力的提高。

二、 他方面的整合

1、 把教师的“开放式”指导与幼儿的自主感受和活动结合起来

讨论什么是家?谁最能干?全家的高兴事是什么?这么长的地址先找什么?你最想看我家哪个地方?想想什么礼物能送给老人?整个过程,注重给孩子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让他们获得知识,通过他们的综合应用与实践,引导他们自然的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因此它也可以归为一种策略。

2、 把群体间的共同学习和个体间的自主活动结合起来

群体与个体在学习和表现上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两者的结合往往能促进孩子经验、技能、思维等方面的碰撞和融和,提升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群体间的活动有:“全家福”、“妈妈的爱好”、谈话“我的家”等、个体间的活动如:“设计我的家”、“学做妈妈爸爸”、“我家附近有些什么?”“引导家长带自己的孩子一起体验家里的各种氛围如高兴的、发愁的、悲伤的;一起参与家用物品的购买等。我们还在区角活动里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按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表现自己的见解,这些内容不同程度的推进了幼儿的发展。

3、 把教师的计划和幼儿的“计划”结合起来

教师的计划就是所谓的预设。在学习活动中,师生间的交流常体现于师生间互动的艺术。善于聆听,接过幼儿抛来的球,需要一定的观察和技巧。往往在“一推一打”的过程中,对探索的问题产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从而使活动得到深入的发展。那么幼儿的计划是什么呢?幼儿的“计划”是:他们看见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老师的作用就是把这种兴趣或需要串连起来。在先前的活动中,我们按成人的生活常理,进门后从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依次拍摄,而后每个房间再从左到右环形拍摄。当我们带孩子进入这个空间后,发现孩子对客厅最感兴趣,他们在这里玩的时间最长。而且他们根本不关心桌椅电器什么的,他们关注的是自己感兴趣或自己家里没有的东西。比如有的喜欢我家的转角沙发,不停地在上面跳上跳下;有的喜欢我旅游时买的纪念品;拿在手上爱不释手;有的喜欢钢琴或琴上的相片……我们对另一部分孩子进行活动的时候,他们首先提到的也是客厅,可见客厅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地方。在卫生间里,他们对墙上的卡通电话充满好奇,引出为何要在厕所装电话。厨房里,他们对煤气灶和脱排油烟机谈论不休。由此我感到这个预设是有问题的。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兴趣把客厅改为第一观察点。拍摄时注意切入点的不同,既给孩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视野,又注重他们关心的“点”,加强了点面结合,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同一纬度的认知。结果修改后的录像在幼儿活动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教师是活动实施的主体更是活动开放、利用、整合的主体。教师要接纳幼儿的需要、发现和兴趣,把活动引向深入。我想,正因为我努力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成为参与者,给予他们全心的关注,才能为我第二次探索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共同成长。

现在世界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科的融和与倾向。各个领域相互渗透,有机联系,注重整合的趣味,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这是《纲要》中的原则,也给我们提出巨大的挑战,所以我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