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之成就秋叶的蜕变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每每想起这样的词儿,脑海中就会闪现一节节或喜、或悲、或叹、或嗔的课堂,就会追问自己:一节节的语文课是否就让孩子追溯自己的精美或不太精美的教学设计,在其中体味他人的别样人生?我的教师意义何在?我的课堂何在?我的学生何在?
伴随着自己的心跳恢复正常,我的一节语文公开课又结束了。“这节课你这么用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活动环节,到底要孩子写什么呢?”专家的提问让我陷入沉思。是啊,为了这节公开课我做了什么呢?
一、探秋叶,只为自己取一瓢在选定这次教学内容之后,我进行了第一次教学设计。
1.开篇引入。走进秋天的树叶,回顾古诗中描写秋叶的诗词。
2.感知秋叶。你看到的秋叶是什么样子的呢?回顾观察方法——由远及近、动静结合。
3.近观秋叶。拿出自己收藏的秋叶,仔细观察。学习通过看、摸、问等方法近观秋叶。
4.行字成文。设计完之后觉得还行,把我想要表达的,想要教给学生的内容都包含了。
“如果把你的教案拿到三年级或四年级去教学,我想比较适合。”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是啊,这节课中即使我不讲,学生知道这些吗?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积累了。回顾我的教案,我的立足点是我要教什么,而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我在为自己选择一瓢水,可是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不是老师。这一瓢要舍弃。
二、探秋叶,为学生选一瓢
进行了一番研读课标,确定第二次的教学设计。
1.走近秋叶。感受秋天的树叶与其他季节中的不同之处(颜色、生命状态等),再欣赏学生制作的秋叶标本,进一步感受与众不同的秋叶。
2.观察秋叶。仔细观察秋叶,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树呢?(说一说)以梧桐树为例,远看整棵树,观察飘落的过程及落在地上的梧桐叶;近看一片梧桐叶,看看它的样子、颜色;摸摸它的叶子、脉络等方面。
3.小组练说。每一种叶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你最喜欢哪种叶子呢?带着它到小组内交流,仔细观察,说说你带来的这片叶子。
4.由段到篇。这一次的教学设计相对于第一次来说,内容充实了许多,有秋季树叶与其他季节时的对比,有观赏落叶过程之美,有踏过秋叶的畅想,有对一片叶子的感知。
“你到底要学生干什么?”这个问题碰撞着我的思维。是让学生写秋天不一样的叶子?落叶的美?一片秋叶的样子?这些都是老师自己在面对秋叶时所产生的联想,都是老师觉得可以写的方面,所以为学生铺设了这么多通往罗马的道路。所以是我为学生选择的这样一瓢水,必须倒掉。
三、探秋叶,学生自己选一瓢
师:孩子们,在你们的眼中,秋叶是怎样的呢?
生:美丽的。可怜的。伟大的。坚强的。……
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以此为开始,以情为始篇,“引笔行墨、快意累累”,这样的写作才是有需要的表达。
师:为什么你眼中的秋叶是这样的呢?
生1:我观察到秋天虽然有的叶子落了,可是有的叶子却没有落,还是那么翠绿,像竹叶、冬青叶,还迎着秋风,接受秋风的洗礼,多坚强啊!
生2:我还发现秋天虽然很多花都谢了,可是秋叶有许多颜色,黄的梧桐叶,绿的竹叶,红的枫叶,即使一片叶子上也有许多不同的颜色。秋叶就是秋天的花。
这样的取之有物,说之有情,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寄情于物,又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表达的动机,接下来就是对如何表达进行写作上的探究,以远观,可以近赏,可以雨中观之,可以风中诉说,都是要表达心中的那份情。
最后升华总结,看着自己笔下的秋叶,你想到身边的谁呢?可以为自己的文章添上点睛之笔。
第三次转变是如此的华丽,为何?
在“新三学”中谈到要“理解学生”,也就是“为促进学习而教”是基础。要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中尤为重要,更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几次思维的碰撞,有以下思考。
1.何为写作文。何为写作文?写作文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人脑的心理功能的实践活动,其发展的动因是儿童作文心理的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又是什么呢?也就是儿童在实践活动中、在生活中产生的作文新需要与他们原有作文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这种需要又是从何而来呢?
需要的培养有很多方面,可以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可以是为了同家长、老师、同学之间交流见闻和感受的需要;也可以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证明自己能力的需要;还可以是为了完成集体或他人交给自己任务的需要,等等。
老师的任务就在于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内部矛盾,在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上不断引起新的作文需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活动中来,促使他们的作文心理向前发展。
2.“写什么”是谁在思考?经常会在课堂上听学生问:“老师,我要写什么呢?”结果,老师洋洋洒洒地讲了大半节课,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老师代替学生思考“我要写什么”,久而久之何来的个性?在“新三学”中说要理解学生“从理解全体学生走向理解个性学生。对学生群体的理解是高度抽象的,只有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理解才是具体的、真实的,包括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科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在第三次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对秋叶不同的情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达真实的自己。
3.“如何写”从学生需求出发。“学生需求”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基础,不是简单地指学生想学到什么程度,而是研究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在写作教学中,老师经常苦恼于“我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写具体,怎么写详细”,为何不换一个角度,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方法,还可以学会哪些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如例文对比法、情景演示法等。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写、能写的内容有许多,老师可教、能教的方法也有许多。到底如何教?教什么?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立足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为出发与归宿,只能取其一瓢饮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