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儒家乐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文章 2019-07-13 11:11:19 1个回答   ()人看过

儒家经典《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儒家看来,一个有教养和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而且把学习视为人生的第一大快乐。学生的乐学与否已经成为影响学习效率的突出问题。确实有那么一些学生由于素质和家庭环境因素,陶醉于狗苟蝇营的小圈子营造,热衷于哗众取宠的弄巧做秀。他们已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向,更有甚者开始鄙夷学习知识、鄙薄真才实学、鄙视那些好学的学生,以自己的不学无术影响着一方风气。哪里还会做到论语颜渊中所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因此学校提倡“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习风气真是太及时了!

儒家乐学的思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学习的首要在于自觉,在于习惯的自然,也就是要让学习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勤奋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好”,要在学习中体会到高尚生活的乐趣。要让学生乐学,这与教师以境育情,激活思维分不开的。例如,在讲解《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内容时,本人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在一个论坛上,发送一张图片贴在BBS中,但是论坛限制发送的图片最大容量只能是300K,可图片却有1M,怎么办?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想到了很多方法,有可取的也有不可取的,这样引导并向学生演示用常用软件(photoshop)去处理图片,于是学生对photoshop以及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做这个例子的同时,设疑让学生利用影响图片大小的因素之一——分辨率,不利用外来软件,直接改变屏幕的分辨率,减少图片像素数以此改变图像的大小,也能成功完成任务,并且把图像的类型这一知识点串连起来一起讲,真是一举两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让学生觉得学能为所用,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激活了思维,提升了信息素养。

学以致用是儒家经典的一大要义,在今天就是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的学风问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第十九),一个人要在社会中有优秀的表现就要学习,学好了本领就要为社会做贡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第二)。学习的目的就是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靠自己的小聪明而不学习是长久不了的。而且在学习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第七),正如学习做不到举一反三就不用再学了。我们在学习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一节《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的知识点时,本人引入了编写一个袖珍计算器程序实例。初步学习了对象的属性后,进行了实例教学。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完成了计算器中差和积的功能制作,让学生自己完成和与商的功能制作。这个实例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制作界面的多少华丽,而在于学生亲手制作成功时那种喜悦和快感(我永远忘不了学生当时那种满足感的夸张表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计算器,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学生觉得学习信息技术是有收获的,学可为用,就连我自己都感觉这样的课堂教学演绎得的确很实在。 求实诚恳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是儒家经典所强调的君子风范,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师生所追求的学风目标。针对这门学科特点,在机房内上课,上课纪律往往比较差,这样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大发雷霆,面红耳赤地去呵斥、侮辱往往还不如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本人尽量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每一个主题内容时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动其情、晓其理、端其行。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不断融洽,学习气氛愈加浓厚,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坚决制止那些自己不学习,把课堂学习看作是应付差事,不管教师所讲授内容,在电脑上胡乱操作的现象发生。正如论语述而第七中所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种散漫伪装的学习,就其危害来说甚至大于不学,这种危害真是太深了!

儒家经典把学习放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这也许是学校提倡儒家校园文化的又一大原因。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第十七),认为有知识的人高尚和没知识的人卑贱是不可改变的。这个论断虽然有些武断,但还是警醒我们,只有靠勤奋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来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论语》阳货第十七)。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风,就是有再好的品质、再好的愿望、再高的智商,也会陷入随意、胡为之中不可自拔。所以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先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可以说是治学根本。

儒家经典重学崇智、乐学致用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古代思想家在当时的人文环境下,思考和总结人的生活方式,解读生命衍变过程中的意义,已经得出了宝贵的结论—学习是人生之要、之乐、之本。这和学校在着力搞好学风建设中强调“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形成了历史链接。作为一线教师,本人会以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为指导,作一名称职的教育服务者,让自己的人生尽显光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