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文章 2019-07-13 11:00:55 1个回答   ()人看过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核心环节是理解。在理解一环,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探究新事物,认识事物内部的联系,逐步深入事物的本质规律。但理解的实现更是要通过思维。因为认识活动要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依靠感知。单纯依靠感知,所得只是一时的、粗浅的表象。理解才能把握事物的脉胳走向,也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探究,它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呢?笔者有如下观点:

一、采取措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从教育理论中知道:中学生学习时一般都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它告诉我们:思维分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两级,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能借助词语理解概念,运用概念来进行分析推理,并且思维的深刻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能充分领会寓言、格言等的隐义和转义,能分析人物的内心状态。但是他们容易被具体的事实材料所吸引,思维的发展还较多地依赖直观材料和具体经验。况且具体经验愈丰富,越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也就越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不是年龄小才用到具体形象思维。事实上画家作画,作家构思场面等都要用到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具体经验,也是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基础。

(1)提供有关直观感性的教学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学生获得的知识就越准确、越系统。

(2)注重阅读,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概念的形成,常常是从语言材料开始的。语言材料积累越丰富,越有利于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也就越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感悟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靠我们对课文字词句段篇的条分缕析来形成的,更多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即我们东方传统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来形成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它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先重“读”:课前要预读,课堂上要多读。这读,包括默读,诵读,听读,带问题读,读读议议;读重点句、读重点段、读全文。同时,还要注意指导朗读的技巧,读准语气,读出情感。

二、巧设疑问,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思维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使用词语越准确,分析推理越严密,步骤越明晰,则反映思维能力越强。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争论,运用准确的语言组织,展现思维过程,必然可以大大提高抽象思维水平。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里面写到“我”交钱给那个卖牡蛎的人时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可以抓住这句话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这里一连用了三个复指句,后一句还加上一个“亲”字?为什么用“心里默念”而不用“想”字代替?结合“我”对于勒狼狈愁苦的外貌观察和“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想想“我”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既要对词语进行比较,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分析推理,透过词语句子深入人物的内心,透过表象看本质。既让学生懂得词语精确运用的重要性,又以此出发组织语言进行严密的推理表达,从而提高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应该指出,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启发性原则,要有助于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分析推理时运用论证的原理方法,可使思维逻辑更加严密连贯。这就要加强议论文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既要提出或反驳观点,又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论证,即不但要回答怎么样,还要回答为什么。

三、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求异思维

在思维类型中求异思维是最重要的。但在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求同思维:教师消化了教材后设计一个教案,课堂上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步入自己预定的思维轨道,一起求得一个共同的结果。同时我们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因为我们会认为,教材与参考书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知识具有严肃性。然而现实是问题的答案往往具有多样性,从不同角度思考有不同的结果,如表达一个意思可用多种词语多种句式,且不同学生也有理解上的差异,他们正处于好问好学的思维活跃的成长阶段,出现多种的思辩结果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重要时机。况且“学贵有疑”,疑是辨的开始,有疑才有学的动力,才有学问的积累,也才有真知的发现。《怀疑与学问》一文,正是我们对学生贯施这一可贵思想教育的教材。据此,我们评价的标准也必然要多元化。如果搞一个标准,以一刀切来对待学生,则必扼杀学生可贵的质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压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出因循守旧的“老夫子”。所以,教学中要正确对待教科书和参考书,不圃守于现成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它要求允许学生有理解上的差异,保护学生的求异意识。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忽略直观教学,要加强阅读,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以此丰富学生具体经验,促进概念的理解,;同时精心设问,改进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思考或相互论争,展现思维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