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短文小故事

文章 2019-07-13 10:07:58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人只有在布满陡峭的路上,才能使自己的脚跟变的更稳;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感恩的短文小故事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感恩的短文小故事1

没有刻骨铭心的纪念,但也是发生在雨后,让人不是特别舒服的雨后。

放学了,天空中有无数的雨滴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本是下课回家的大好时光,被这雨水浇灭的一部分,还好只是一部分。学校离家有半小时的路程,骑自行车的话只要十二分钟能搞定,下雨天的话就要再多个五分钟,你知道的要穿雨衣,又要小心看路。今天是星期五,妈妈可以让我看电视了,有我喜欢的《百变小樱魔法卡》,不行,得赶在播放前回来。唰唰唰地跑出了教室,跑到了停车场,找到了自己的自行车,从书包里翻出了雨衣。这雨衣实在是不喜欢,是爸爸用过的摩托车雨衣,但是我的雨衣坏了,妈妈也没来得及给我买新的,只能凑个数先用用了。摩托车的雨衣特别大,而爸爸的那个雨衣前面还有些破了,不过没多大问题,坏的地方在自行车篮子那。不管了,先回去再说。

我用力地踩着自行车,“咻咻咻”自行车出了校门,到了大马路。才不过两三分钟的事,突然自行车自己刹住了,由于太快了,我的身体都往前倾,原来电视里他们骑车要飞出去的状态是这样的啊。我机灵地跳了下来,脚掌用力撑着地面让车快点停下来。停了后下了车,“研究”起我的自行车。“怎么回事?我都没刹车了,怎么自己就给停了呢!”往前推是推不动的,往后倒会倒一些,可是转了几下又卡出了。前前后后我试了几次,“怎么不行呢?从这儿回家还要好一会儿呢。自行车就是想推都推不动呢!这可怎么办?”

一个穿雨衣的姐姐从我身边经过,拿了袋大米在路上走过。她看了看我,也没有停下脚步,边看我边往前走。在五米处停住了脚步,回头朝着我说,“要我帮你吗?”我听到傻傻地看着她不做声。她又四处找了找,没有干的地方。于是干脆把米往地方一放,就过来摆弄我的自行车了。原来就是破了的雨衣卡在自行车轮里,只见姐姐把自行车前轮抬了起来,也不顾脏不脏前转转,后转转,如此反复了好几次。只见雨衣慢慢地出来了些,又出来了些。终于摆脱了雨衣的束缚,又能跑起来了。“好了,你试试吧,肯定可以走的。”说完自己向前走,把米往身上一抱往前走。我又是傻傻地不回话,上了自行车就开始骑。路过她的时候没有说话,喉咙口想冒出“谢谢”还是没出来。

长大后发现,这人生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姐姐,不图什么,就给你方便,就让你走得更快。谢谢,谢谢有你们这样的人儿,美丽的人儿。

感恩的短文小故事2

这是一对师生的故事。年代久远,老师如今80岁高龄,学生也已60多岁。

老师刚搬进这个住宅区时,心里不免忐忑,自己与老伴都老了,子女不在身边,拆迁之前的房子住了30多年,邻居都很熟,有点事情会相互照顾。现在不知会怎样。

学生正好就住在前面的一栋楼里,有天在厨房洗菜,看到对面阳台上坐着晒太阳的老太太,越看越面熟,想了很久,那不是自己的小学老师吗?就跑去认师。

毕竟相隔50多年。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有多少学生啊,老师一时想不起来。

学生说: 老师,那时我家里穷,读不起书,是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个,你记得吗?我妈妈生病我要陪她上医院,缺了课到你家来补,我怕影响你休息,总是等在外面。后来你对我说,只要看到窗帘拉开了,就敲门进来,老师你记得吗?

从这天开始,学生经常会去老师家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捎去一把青菜,拎走一袋垃圾,捶捶腰背,说说闲话。

渐渐摸熟了老师的生活规律,每天早晨6时,学生都要留意老师的窗帘是否已经拉开,如果过了7点还没动静,她就不放心,会过去探视。

有时她正看着呢,窗帘就忽然打开了,师生两人,就会很默契地相视一笑。

应该是个很懂得感恩的学生吧,可到底怎么才叫感恩?

现在感恩教育很时髦,有下跪的,有洗脚的,有节日送别出心裁的礼物的,电视上经常看见他们热泪盈眶。当然,比不教育好,但我觉得过于刻意。

更有媒体大张旗鼓地做文章,某某老人怎么捐资助学,得了捐助的学生怎么忘恩负义,节日没一个人来看望,让捐助者心凉 仿佛非要他常常记起、时时温习,才算感恩。

上述那个学生懂得感恩吗?50多年她并没与老师联系,节日也从没打电话送贺卡,以至于老师一时都想不起她;上述那个学生不懂得感恩吗?当生活让她们相遇,当老师需要帮助时,她可以做到最细、最好。

感恩之心她从来都有,只是深深地藏在心底。

她是一位极富善心的作家。一次,她被邀请到一所聋哑学校做讲座。 师生们在礼堂隆重欢...

感恩的短文小故事3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