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范文

文章 2019-07-13 09:08:46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3、通过《如梦令》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

李清照的图片及人物介绍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同学们,谁能说说这节课要学的“词”的是什么?

2、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识

《如梦令》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关于词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资料。请同学们迅速地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是怎样分类的?

三、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1、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词——《如梦令》。

2、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3、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的比赛,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的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抢答。

题目:

①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②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③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

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⑤她是一个人去的吗?

⑥为什么要“争渡”?

⑦为什么会“误入”?

⑧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⑨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队,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何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里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争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它们鸣叫着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花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

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看到。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补这个遗憾呢?(愿意!)

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配乐范读)

请第个代表队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老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完画面的美感,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节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老师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队,并为访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要求: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中一面旗,答错扣一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的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由本文内容延伸到词的意境,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比赛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像今天这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附:板书设计

9 词 两 首

如 梦 令

日暮 沉醉 爱生活

误放藕花深处 余兴依依

惊起鸥鹭 爱自然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