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食物》阅读理解附答案
①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②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③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以比拟。
④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⑤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⑥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20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吃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⑦我十几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⑧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⑨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⑩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⑾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⑿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⒀我想念家乡的雪。
(选自《故乡的食物》,汪曾祺著,有删节)
1.本文多次写到咸菜茨菇汤,同时借助咸菜茨菇汤写出了“我”对咸菜茨菇汤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家多年也不想念 ——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⑥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汪曾祺的语言,不加雕饰却自然灵动。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所蕴涵的意思。
(1)这东西有一种苦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情感变化是:小时候没有好感 在北京想念咸菜茨菇汤
2.写自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 突出茨菇的难吃,同样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
3.(1)“苦”:一方面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一方面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
(2)“格”:一方面指味道,一方面指格调、内涵。
4.通过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下文思念家乡埋伏笔;“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半年的青菜虽充当了口粮,却也叫人倒了胃口,为情感的发展做铺垫。意思对即可。
5.作者远离故土后,对故乡难舍的乡情,使得他在人生的暮年怀念儿时的咸菜茨菇汤。意思对即可。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