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优秀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3 07:25:33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

拟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再读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刚 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

(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解释字意,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这狂喜的时刻。

精彩创意

搜集信息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刚 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作业设计

实践活动

布置作业。

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札记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

拟 2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重点难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搜集与之内容相近的诗歌进行比较。

精彩创意

搜集信息

名词解释: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他的一生创作的大量的诗篇,当时的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真实的反映出来。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作业设计

实践活动

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2.理解相关的字词

涕泪: 妻子:

青春: 便下:

即: 穿:

教学札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